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诗歌文学内容页

陆游游山西村语文教案

《游山西村》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学生会认“腊、浑”等生字,能正确书写“莫、腊”等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歌描绘的乡村生活场景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中重点字词的含义,把握诗歌大意。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感受诗歌的深层意境。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美丽乡村自然风光和淳朴生活场景的视频,视频中展现青山绿水环绕的村庄,村民们劳作、聊天的画面,以及热闹的乡村集市等场景。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乡村画面美不美?你们想不想走进这样的乡村去体验一番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南宋诗人陆游的脚步,一起去游览一个美丽的山西村。

”引出课题《游山西村》,板书课题并让学生齐读。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0分钟) 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的正确读法和诗句的停顿节奏。

例如:“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

读完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朗读情况,纠正错误读音。

指名几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其朗读的优点与不足,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如“腊(là)”“浑(hún)”“豚(tún)”等字的读音要准确,朗读节奏要合理。

全班齐读古诗,读得通顺、流利,整体感知古诗的大致内容。

(三)理解诗意,感受意境(18分钟) 结合课下注释,学生自主思考并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将不理解的字词和诗句做上标记。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疑难问题,尝试共同理解诗句含义。

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小组讨论成果。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讲解和纠正,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诗句: “莫笑农家腊酒浑”:“莫笑”是不要笑话的意思;“腊酒”指腊月里酿造的酒;“浑”表示浑浊。

这句诗的意思是不要笑话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

“丰年留客足鸡豚”:“丰年”指丰收的年景;“留客”即招待客人;“足”是足够、丰盛的意思;“鸡豚”指鸡和猪。

整句话说的是在丰收的年景里,农家招待客人的菜肴十分丰盛。

“山重水复疑无路”:“山重水复”形容山峦重叠,水流盘曲;“疑”是疑惑、以为的意思。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看到山峦重重,水道弯弯,以为前面没有路了的情景。

“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指柳色深绿;“花明”指花色鲜艳;“又一村”表示又出现了一个村庄。

这句诗意思是绕过柳林,穿过花丛,突然又出现了一个村庄。

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请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描述画面: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来到了山西村,走进一户农家,主人热情地用自家酿造的腊酒和丰盛的菜肴招待他。

之后诗人在山间漫步,山峦重叠,溪水潺潺,正当他以为无路可走时,突然眼前柳色葱郁,花色明艳,一个美丽的村庄出现在眼前。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四)深入探究,体会情感(7分钟)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诗人情感: 从“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可以看出诗人对农家淳朴、热情好客的赞美之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山间景色的,更蕴含着诗人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的喜悦心情,同时也揭示了在人生道路上,只要坚定信念,勇于探索,就可能绝处逢生的哲理。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发言,强调诗歌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并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再次朗读古诗,加深体会。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5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总结学习收获,包括生字词、诗句意思、诗歌意境和诗人情感等方面。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搜集陆游的其他诗作,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生平经历;同时让学生模仿《游山西村》,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次自己游玩某个地方的经历和感受,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

(六)布置作业(5分钟) 背诵并默写《游山西村》。

用自己的话把《游山西村》改写成一篇短文,描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和情景。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包含乡村风光图片、古诗朗读音频、诗人陆游简介等资料)、小黑板(用于板书生字词和重点诗句) 六、教学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农家热情好客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困境中见希望 热爱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