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诗歌文学内容页

高中体育新课标教案(范文3篇)

高中体育新课标教案——篮球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动作要领,至少 80%的学生能在练习中初步掌握该技术动作,部分学生能较熟练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示范、分解练习、游戏竞赛等方法,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节奏感,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和投篮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脚步动作与手部动作的协调配合,以及投篮时的拨指动作。

教学难点:在快速行进中保持身体平衡,合理控制投篮的力量和方向。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和准确规范的动作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分解练习法:将完整动作分解为脚步动作、手部动作等环节,逐步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细节。

游戏竞赛法:采用游戏和竞赛的形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3 分钟) 课堂常规: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检查人数,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安排见习生。

准备部分(7 分钟) 慢跑 400 米,围绕篮球场慢跑,速度适中,保持队伍整齐。

关节活动操: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每个动作做 4 个八拍。

专项准备活动:原地高抬腿跑 30 秒,行进间运球接力游戏(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学生依次运球到篮球场另一端再返回,交给下一位同学,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

基本部分(25 分钟) 讲解示范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动作(3 分钟) 教师先进行完整动作示范,然后边讲解边进行分解示范。

讲解动作要领:以右手投篮为例,在快速跑动中,右脚跨出一大步的同时接球,左脚接着跨出一小步并用力蹬地起跳,右腿屈膝上提,双手向前上方伸展,当身体接近最高点时,用右手手指拨球,将球投出。

分解动作练习(12 分钟) 脚步动作练习: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练习脚步动作,另一人观察并纠正错误。

练习者按照动作要领,反复进行跨步接球、起跳的脚步动作练习,每组练习 10 次,然后交换。

手部动作练习:学生手持篮球,原地进行单手低手投篮的手部动作练习,体会手指拨球的感觉,每组练习 15 次,共练习 3 组。

完整动作练习(8 分钟) 学生每人一球,在篮球场一侧底线开始,运球行进间进行单手低手投篮练习,投篮后捡球回到起点,依次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投篮挑战赛”游戏(2 分钟) 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罚球线处进行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比赛,每人投 5 次,记录每组代表投进的次数,投进次数最多的小组获胜,给予表扬。

结束部分(5 分钟) 放松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深呼吸放松和肌肉拉伸放松,如手臂、腿部肌肉的拉伸,每个动作保持 15 - 30 秒。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布置作业:课后复习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动作,自行练习 10 分钟。

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教学预计 预计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基本动作,约 80%的学生能在练习中较好地完成动作。

预计本节课学生的运动强度适中,练习密度为 40% - 50%,平均心率为 120 - 130 次/分钟。

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在练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扭伤、碰撞等情况,教师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并在现场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高中体育新课标教案——田径 100 米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说出 100 米跑的基本技术原理,至少 75%的学生能改进起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的技术动作,提高 100 米跑的成绩。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练习手段,如起跑练习、加速跑练习、冲刺跑练习等,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起跑的快速反应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途中跑时的步幅和步频的协调,冲刺跑时的压线技术。

教学难点:在高速奔跑中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正确的姿势,合理分配全程的体力。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法:详细讲解 100 米跑各阶段的动作要领,并进行准确的示范,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分解练习法:将 100 米跑技术分解为起跑、途中跑、冲刺跑等环节,分别进行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技术要点。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优秀运动员和学生的跑步视频,让学生直观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改进。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3 分钟) 课堂常规: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检查人数,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安排见习生。

准备部分(7 分钟) 慢跑 600 米,围绕田径场慢跑,保持适当的速度和间距。

专项准备活动: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每个动作做 4 个八拍;高抬腿跑 30 秒、后蹬跑 30 秒、车轮跑 30 秒。

基本部分(25 分钟) 讲解示范 100 米跑技术(3 分钟) 教师先进行完整的 100 米跑示范,然后分别讲解起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的动作要领。

起跑:采用蹲踞式起跑,双脚蹬在起跑器上,双手撑地,听到口令后迅速蹬离起跑器;途中跑:保持身体前倾,步伐均匀,加大摆臂幅度,提高步频和步幅;冲刺跑:临近终点时,加大摆臂和蹬地的力量,以胸部或肩部撞线。

起跑练习(8 分钟)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练习蹲踞式起跑,另一人观察并提示。

练习者进行起跑练习,每组练习 5 次,共练习 4 组。

教师巡回指导,强调起跑的反应速度和蹬地动作。

途中跑练习(10 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 30 米加速跑练习,每组练习 3 次,体会加速过程中的步幅和步频变化。

然后进行 60 米途中跑练习,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节奏,每组练习 2 次。

教师在旁边观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如身体后仰、摆臂不协调等。

冲刺跑练习(4 分钟) 在距离终点线 10 米处设置标志,学生进行冲刺跑练习,重点体会冲刺时的压线动作。

每组练习 3 次,共练习 3 组。

结束部分(5 分钟) 放松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深呼吸放松和全身肌肉拉伸,如腿部、臀部、手臂肌肉的拉伸,每个动作保持 20 秒左右。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布置作业:课后复习 100 米跑的技术动作,进行简单的起跑和加速跑练习。

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教学预计 预计大部分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改进 100 米跑的技术动作,约 75%的学生能明显提高跑步成绩。

预计本节课学生的运动强度较大,练习密度为 45% - 55%,平均心率为 130 - 140 次/分钟。

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在快速奔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拉伤、扭伤等情况,教师要提前做好热身指导和运动保护措施,一旦发生损伤及时进行处理。

高中体育新课标教案——太极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基本特点,掌握太极拳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三个动作的要领,至少 70%的学生能连贯完成这三个动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示范、分解教学、学生模仿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和身体协调性,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和节奏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太极拳的柔和缓慢、中正安舒,调节身心,缓解学习压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每个动作的手型、步型和身体姿势,以及动作之间的衔接。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以及对太极拳内在神韵的把握。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法:详细讲解太极拳动作的名称、要领和作用,并进行标准的动作示范,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动作的运行路线和姿态。

分解练习法:将复杂的动作分解为若干个小步骤,逐步进行练习,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口诀教学法:编写简单易记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动作要领,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3 分钟) 课堂常规: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检查人数,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安排见习生。

准备部分(7 分钟) 慢跑 400 米,围绕操场慢跑,速度较慢,保持队伍整齐有序。

关节活动操:头部转动、肩部环绕、扩胸振臂、腰部扭转、膝关节屈伸、手腕踝关节转动,每个动作做 4 个八拍。

专项准备活动:原地太极云手练习 2 分钟,让学生初步感受太极拳的圆活连贯动作。

基本部分(25 分钟) 太极拳文化讲解(3 分钟) 向学生介绍太极拳的起源、发展以及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如阴阳平衡、以柔克刚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起势动作教学(6 分钟)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起势动作,同时配合口诀:“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举,屈膝下按”。

学生跟随教师的口令和示范,进行分解动作练习,先练习脚步动作,再练习手臂动作,最后进行整体动作的连贯练习,每组练习 5 次,共练习 3 组。

野马分鬃动作教学(8 分钟) 教师详细讲解野马分鬃的动作要领,配合口诀:“抱球转体,弓步分手,左右交替,虚实分明”。

教师进行慢动作示范,学生跟着模仿练习,先进行单个动作的分解练习,再进行左右野马分鬃的连贯练习。

每组练习 4 次,共练习 4 组。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手型、步型和身体重心问题。

白鹤亮翅动作教学(8 分钟) 教师示范白鹤亮翅动作,并讲解动作要点,口诀为:“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头顶悬起”。

学生进行练习,重点体会动作中的虚实转换和身体平衡。

先分解练习,再连贯练习,每组练习 4 次,共练习 4 组。

结束部分(5 分钟) 放松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深呼吸放松和静态拉伸,如手臂、腿部、腰部的拉伸,每个部位拉伸 15 - 30 秒。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生对太极拳动作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感受太极拳的魅力。

布置作业:课后复习所学的三个太极拳动作,自行练习 10 - 15 分钟。

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教学预计 预计约 70%的学生能够较为熟练、连贯地完成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三个动作,部分学生能较好地体现太极拳的韵味。

预计本节课学生的运动强度适中,练习密度为 35% - 45%,平均心率为 110 - 120 次/分钟。

可能出现的问题:由于太极拳动作较为复杂,部分学生可能在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上存在困难,教师要耐心指导,多给予示范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