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诗歌文学内容页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相关段落。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感受竺可桢爷爷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观察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从中受到启发。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春天来了,大自然中处处生机勃勃,各种花儿竞相开放。

你们知道春天里最早开放的花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与春天第一朵杏花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问,如“第一朵杏花和谁有关?”“围绕第一朵杏花发生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重点指导“竺(zhú)”“龄(líng)”“副(fù)”等字的读音。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顷刻间”“郑重”“估计”“掌握”等词语的意思。

可以结合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引导概括:课文主要写了竺可桢爷爷两次问孩子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通过认真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的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学习第1 - 5自然段 指名朗读这部分内容,思考:竺可桢爷爷为什么要问孩子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抓住“习惯”“精确”等词语,体会竺可桢爷爷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他常年坚持观察自然现象,对时间要求精确,因为准确的时间记录对于研究气候变化规律非常重要。

指导朗读,读出竺可桢爷爷询问孩子时的亲切语气,以及孩子回答时的天真活泼。

学习第6 - 15自然段 自由朗读这部分,思考:第二次竺可桢爷爷问孩子第一朵杏花开放时间时,情况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交流,找出描写竺可桢爷爷动作、语言的句子,如“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竺爷爷俯下身子,习惯地问……” 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竺可桢爷爷怎样的心情和品质?引导学生体会竺可桢爷爷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急切想要了解第一朵杏花开放时间的心情,感受他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分角色朗读竺可桢爷爷和孩子的对话,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进一步体会人物情感。

学习第16自然段 齐读第16自然段,思考:从竺可桢爷爷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出示句子“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

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明白科学研究需要精确、严谨,必须通过亲自观察才能得出准确结论。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让学生明白严谨的科学态度在任何事情中都很重要。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回顾课文内容,说说竺可桢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从竺可桢爷爷对第一朵杏花开放时间的关注和认真研究,总结出他是一位热爱科学、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家。)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像竺可桢爷爷一样,对待事情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注重观察细节,追求真理。)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6 - 15自然段。

仿照课文,写一篇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某个现象的小短文,注意写出自己观察的过程和收获。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分析关键语句来体会竺可桢爷爷的科学精神。

在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时,可以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观察的重要性。

同时,在课堂互动中,要给予学生更多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