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诗歌文学内容页

懒惰的智慧节选阅读理解及答案

《懒惰的智慧》节选阅读 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

我们的远祖住在条件恶劣的山洞里,每次想喝水,都要走到溪水旁边才行。

于是他们发明了最初的水桶,用水桶可以把足够一天饮用的水一次提回家去。

不过,倘若他们懒得连水桶也不愿意提,不用说,他们下一步就会铺设管道,这样水便可以顺着管道,从溪边一直流进他们的屋子里。

为了避免挑着水翻山越岭,水泵和水车就被发明出来了,这些都是懒汉们后来的成就。

同样,我们的某个祖先想到湖对岸去,可他又不愿沿着湖边绕过去。

这时第一条船就诞生了,它就是把一段树干掏空以后做成的。

据说,一百多年前,有个叫汉弗莱·波特的少年,人家雇他整天坐在一台讨厌的蒸汽发动机旁边,每当操纵杆敲下来,就把废蒸汽放出来。

他是个懒汉,觉得这活儿太累人,就在机器上装了几条铁丝和螺栓,这样,阀门就可以靠这些东西自动开关了。

这么一来,不但他可以脱身走人,玩个痛快,而且发动机的功率也提高了一倍。

他就这样懒洋洋地发现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的原理。

现代农业机械都带有座位。

起初想到安座位的绝不会是什么勤快的农夫,他们才不在乎整天在地里走路呢。

这个主意最先肯定是由想坐着干活的人想出来的。

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最杰出的工程师——人类动机的研究者弗兰克·B·吉尔布莱思,常常把各行各业优秀工人的劳动动作拍成影片,由此观察某一工序最少可以用几个动作完成。

他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不肯做。

勤快一些的工人的效率要低得多,因为他们不在乎把力气花在多余的动作上。

一个称职的领导也同样懒惰;凡是能吩咐别人为他干的事,他绝不亲躬。

请概括选段所列举的事例。

选段中作者认为“懒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文中提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这里的“懒汉”是什么意思? 作者说“懒惰激励了发明”,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事例概括: 人类为了少走路,从提水桶到铺设管道;为避免挑水翻山越岭发明水泵和水车;为了不绕湖想到湖对岸而发明船。

汉弗莱·波特因觉得操纵蒸汽发动机累,在机器上装铁丝和螺栓,不但脱身玩耍,还提高了发动机功率,发现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的原理。

现代农业机械的座位是想坐着干活的人发明的。

弗兰克·B·吉尔布莱思发现最优秀的工人都是懒得做多余动作的“懒汉”,称职的领导也很“懒惰”,能吩咐别人做的事绝不亲躬 。

“懒惰”的作用:推动人类进步,激励发明创造,提高工作效率。

“懒汉”的含义:这里的“懒汉”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好逸恶劳,而是指那些善于思考、寻求简便方法,不做多余动作,以最省力的方式达到目的的人。

对“懒惰激励了发明”的理解:在生活中,人们因为“懒惰”,不想花费过多精力去做繁琐的事情,所以才会积极思考,寻找更便捷、高效的方法,从而促使新的发明创造诞生。

例如,人们为了不用手洗衣服,发明了洗衣机;为了不用步行长途跋涉,发明了汽车等交通工具。

正是这种追求轻松、便捷的“懒惰”心理,成为了推动发明创造的动力,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