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的产生过程
婴幼儿缺乏人生历练,和成人不同,任何实施于成人的心理素质训练对于他们都是无效的。换个说法:提高婴幼儿情商是一种“种瓜不得瓜”的生活互动过程,是情感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幸福感是孩子的自我内心感受,不能植入,所以情绪的正面发展不能依靠训练。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使孩子具有更高的情商呢?
1. 满足孩子的需求
“满足”不该是一种条件交换的行为。满足需求有3个层次:
①有求必应,这在亲子关系中属于最低层次的物质满足,没规划没目标,被满足者总觉得不满足;
②强调精神上的满足,许下若言,但主要是哄骗孩子,口惠而实不至,最后失去孩子的信任;
③可期待的满足,即延缓下的适度满足。信守承诺,换取孩子的适度需求。
婴幼儿的满足感是有阶段性区别的。从最初的满足口腹之欲,继而满足玩乐需求,进而满足占有欲望。但他们的需索不一定合理可行,例如爱新鲜,看到新奇的玩具就立刻想拥有,并不一定想玩、懂玩,或适合他玩。家长有求必应的结果,可能造成浪费、产生危险、养成了虚荣心,而更严重的是对情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