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愿,德之贼也”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 ,意思是不分是非、伪善欺世的“好好先生”,是破坏道德的人。
“乡愿”指那些看似忠厚老实、与世无争,实际上没有原则、善恶不分,只知道迎合世俗以求自保、博取名声的人。
他们表面上好像处处与人友善,谁也不得罪,但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对真正道德的损害。
孔子认为真正的道德应该是爱憎分明、坚守正义原则的,而“乡愿”之人的存在混淆了是非标准,使得社会难以形成真正良好的道德风气,所以称他们是“德之贼” 。
例如,在面对明显的恶行时,“乡愿”之人不会站出来主持公道,反而息事宁人,装作没看见,这种行为看似维持了表面的和谐,实则纵容了不良行为,破坏了道德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