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骨扭伤通常指髋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因过度扭曲、拉伸而出现损伤,其症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疼痛 急性疼痛:扭伤瞬间,伤者往往会感到髋部突然出现尖锐、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较为明显,难以忍受,受伤部位有明显压痛感。
比如在运动中突然扭转身体导致髋骨扭伤,当下就会出现剧痛。
持续隐痛:在扭伤后的一段时间内,疼痛会持续存在,多表现为隐痛或胀痛,尤其在活动髋关节时,疼痛会加剧。
随着时间推移,疼痛程度可能会有所减轻,但在长时间行走、站立或进行特定动作时,仍会有较为明显的疼痛。
肿胀 扭伤后,髋部周围的软组织会出现充血、水肿,进而导致局部肿胀。
一般在扭伤后的数小时至一天内,肿胀会逐渐明显。
肿胀的程度因扭伤的严重程度而异,轻度扭伤可能仅出现轻微肿胀,而严重扭伤则可能导致整个髋部明显肿大。
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障碍:伤者会发现髋关节的正常活动受到限制,无法像往常一样自如地进行屈伸、旋转等动作。
例如,抬腿、弯腰、下蹲等简单动作都可能因为疼痛而难以完成,或者在活动到一定角度时,疼痛会突然加剧,迫使患者停止动作。
步态异常:由于髋部疼痛和活动受限,患者在行走时会不自觉地改变步态,出现跛行。
为了减轻受伤侧髋部的负担,患者可能会缩短患侧下肢的步长,或者尽量减少患侧髋关节的活动幅度,导致行走姿势明显异常。
肌肉痉挛 髋骨扭伤后,为了保护受伤部位,减少进一步损伤,髋部周围的肌肉可能会出现反射性痉挛。
表现为受伤部位的肌肉紧张、发硬,触摸时能感觉到肌肉呈条索状收缩,肌肉痉挛也会进一步加重疼痛和活动受限的症状。
皮下淤血 如果扭伤较为严重,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会渗透到皮下组织,形成皮下淤血。
一般在扭伤后的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