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育儿综合内容页

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大陆漂移学说由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于1912年正式提出,该学说认为远古时代的地球只有一块“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称为“泛大洋”的水域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

以下是支持这一学说的证据: 地质构造证据 地层相似性:在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和非洲,许多地区的地层结构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比如巴西东南部和南非的片麻岩地层,它们在岩石类型、岩石年龄以及地层的层序上都非常吻合,就好像原本是同一块地层被撕裂开,分别位于了两个大陆上。

山脉连续性:非洲南端的开普山脉与南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山脉不仅地质构造相同,而且可以相互衔接。

这表明在过去的某个时期,它们曾经是连在一起的一座完整山脉,后来由于大陆的漂移才被分开。

古生物化石证据 动物化石分布:在南美洲、非洲、印度、澳大利亚和南极洲等大陆,都发现了一种叫做舌羊齿的植物化石。

舌羊齿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这些大陆现在的气候和地理位置差异很大,但却都有舌羊齿化石,说明在这些植物生存的时期,这些大陆可能是连接在一起的,处于相对温暖湿润的环境中。

淡水生物化石:中龙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小型爬行动物,它的化石在巴西和南非都有发现。

由于中龙无法跨越广阔的海洋,所以这一现象暗示了巴西和南非在中龙生存的时代是相连的陆地。

古气候证据 冰川遗迹:在现今的热带和温带地区,如非洲中部、印度半岛等地,发现了大量古代冰川活动留下的遗迹,如冰碛物、冰川擦痕等。

这表明在过去的某个时期,这些地区曾经处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带,经历过大规模的冰川作用。

只有当这些大陆曾经位于极地附近,并且彼此相连时,才能够解释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冰川分布情况。

煤层分布:在南极洲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是由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而南极洲现在气候寒冷,植被稀少,不可能形成如此大规模的煤层。

这意味着在过去南极洲的气候曾经温暖湿润,有大量植物生长,很可能当时它与其他大陆相连,处于更适宜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

海岸线形状证据 大西洋两岸海岸线的契合:仔细观察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和非洲的海岸线,可以发现它们的轮廓非常相似,就像拼图游戏中的两块拼图一样能够相互拼接。

尤其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几内亚湾一带凹进去的部分,两者几乎可以完美贴合。

这种惊人的契合度强烈暗示了这两个大陆曾经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才逐渐分离漂移到现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