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相对稳定,但仍需一定护理照顾的患者。
其护理要求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监测:每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了解患者身体基本状况,以便发现异常能迅速处理。
比如对于患有慢性疾病且病情较稳定的患者,规律监测生命体征有助于掌握病情动态。
病情变化关注:密切留意患者病情的发展或变化情况,包括症状是否缓解或加重等。
例如骨折患者在康复期间,要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肿胀程度以及疼痛变化等,若出现伤口感染迹象或疼痛加剧等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
生活护理 基础协助:根据患者自理能力,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协助进食、洗漱、翻身、大小便等。
对于行动不便但意识清醒的患者,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舒适的体位,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环境维护:保持患者的病房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定期更换床单被套,维持室内适宜的温度(一般18 - 22℃ )和湿度(一般50% - 60%),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
治疗护理 医嘱执行:准确执行各项治疗措施,按时为患者给药,确保药物治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同时,做好输液、注射等操作的护理工作,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有无过敏等不良反应。
专科护理:针对不同疾病的患者,实施相应的专科护理。
例如,糖尿病患者要做好血糖监测和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控制糖分摄入,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加强呼吸道护理,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预防肺部感染。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和情绪变化,给予安慰和鼓励。
对于因病情导致情绪低落或焦虑的患者,通过耐心倾听和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情况,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康复训练方法、饮食注意事项等内容。
例如,教导高血压患者如何正确测量血压、如何合理服用降压药以及日常饮食中如何控制盐的摄入等,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