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很难确切指出是某一个人发明了学校。
在不同地区和历史时期,教育机构以多种形式逐步发展演变而来。
以下是不同文明中早期学校雏形及关键推动者: 古希腊:公元前387年 ,柏拉图在雅典创办了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这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
柏拉图在此教授哲学、数学、天文学等诸多学科,采用对话和讨论的教学方法,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者,对西方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埃及: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就出现了宫廷学校,主要为王室和贵族子弟提供教育,教授读写、计算、法律、医学等知识。
这些学校由当时的政府或宗教机构主持开办,教师通常由祭司或官员担任。
古代中国:传说在五帝时期就有了名为“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
而有史可考的学校教育制度,始于西周时期。
西周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校体系,分为国学和乡学。
国学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供贵族子弟入学;乡学则按地方行政区划设立,面向普通国人。
当时的教育内容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为主 。
春秋时期,孔子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贵贱、贫富,人人都应有受教育的权利。
他广收门徒,传播儒家学说,其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后世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