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中,“足”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意思: 名词:脚 例如《劝学》中“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这里的“足”就是指人的脚,意思是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 。
《郑人买履》里“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足”同样指脚,说的是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自己量好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动词:踏、踩 如“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庖丁解牛》),“足之所履”意思是脚所踩的地方,“足”在此处作动词,表踩踏的动作。
形容词:充足、足够 《寡人之于国也》中“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其中描述百姓生活物资状况时体现了“足”的这一含义,强调让百姓生活物资充足是王道的基础。
《赤壁之战》“兵精足用,英雄乐业”,“足用”即物资充足可用,说明军队装备精良,物资充足。
副词:值得 通常用于否定句中。
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意思是我连死尚且都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足”在这里表示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