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检查涵盖多个方面,旨在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场所的消防安全。
其主要内容包括: 消防设施与器材 消防设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查探测器、报警器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损坏、被遮挡;测试其功能是否正常,能否准确报警。
例如,通过模拟烟雾或温度变化,查看探测器能否及时将信号传输至消防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能否准确显示报警位置。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查看喷头是否被遮挡、损坏或存在漏水现象;检查报警阀组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有无渗漏;测试末端试水装置,观察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能否正常动作,喷淋泵能否自动启动。
消火栓系统:检查消火栓箱内设备是否齐全,包括消防水带、水枪、消防栓阀门等;查看阀门是否能正常开启和关闭,有无锈蚀、漏水;检查消火栓的静压和动压是否符合要求,可通过连接水带和水枪进行实际喷水测试。
防烟排烟系统:检查送风口、排烟口是否完好,有无变形、堵塞;手动和自动启动风机,查看风机运转是否正常,风量、风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测试防火阀、排烟阀等部件的动作情况,是否能在规定温度下自动关闭或开启。
灭火器材 灭火器:检查灭火器的配置类型、数量是否符合规定;查看灭火器的压力指针是否在绿区(正常范围),零部件是否完好,保险销是否正常;检查灭火器的有效期,超过有效期的需及时维修或更换。
灭火器具:如灭火毯、消防沙、消防桶等,检查其配备数量是否足够,质量是否合格,放置位置是否便于取用。
电气安全 电气线路:查看电线电缆是否存在老化、破损、私拉乱接等现象;检查线路的敷设是否符合防火要求,是否穿管保护,管与管、管与设备之间是否采用金属软管连接并可靠接地;重点检查插座、插头是否完好,有无过热、打火痕迹。
用电设备:检查各类电器设备(如空调、电暖器、电脑等)的使用是否符合安全规定,是否存在过载运行、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情况;查看设备的接地是否良好,防止漏电引发火灾。
配电箱(柜):检查配电箱(柜)的门是否能正常关闭且锁具完好;内部电器元件是否完好,有无烧焦、打火等异常现象;漏电保护器是否正常工作,可通过试验按钮进行测试。
安全疏散 疏散通道:检查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无阻,有无堆放杂物、停放车辆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通道的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地面是否平整,有无明显的坑洼、积水等情况。
安全出口:查看安全出口的数量、位置是否符合规定;安全出口门是否能正常开启和关闭,门锁是否完好;门上是否设置门槛、台阶,门外是否设置障碍物;安全出口的标识是否明显、清晰,夜间是否能正常发光。
疏散楼梯:检查疏散楼梯的结构是否牢固,有无损坏、变形;楼梯扶手是否完整、牢固,高度是否符合要求;楼梯间内是否保持整洁,有无杂物堆积;楼梯间的门是否能正常关闭且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检查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数量是否足够;查看其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损坏、遮挡;测试其功能是否正常,停电时能否自动切换到应急状态并持续发光,疏散指示标志的指向是否正确。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 储存场所:检查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仓库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仓库的选址、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远离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仓库的建筑结构是否具备相应的防火、防爆性能,是否设置泄压设施。
物品存放:查看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是否分类、分区,是否按照规定的储存量进行存放;物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泄漏现象;储存容器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是否采取了相应的防静电、防雷等措施。
使用管理:对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检查其使用操作是否符合安全规程,是否存在违规动火、违规倾倒等行为;使用现场是否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防护用品。
其他方面 装修材料:检查场所内的装修材料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是否采用不燃、难燃材料;对于公共场所,重点检查吊顶、墙面、地面等部位的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是否符合规定,严禁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进行装修。
防火分隔:查看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门等防火分隔设施是否完好有效,有无孔洞、缝隙;防火卷帘的升降功能是否正常,防火门的闭门器、顺序器是否安装并能正常工作,门的密封性能是否良好。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检查单位是否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消防安全责任制、防火巡查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等;查看制度是否落实到位,是否有相关的检查记录、培训记录、演练记录等档案资料。
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了解单位员工是否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如火灾报警方法、灭火器的使用、疏散逃生技能等;检查单位是否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员工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应急处置能力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