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诗歌文学内容页

《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范文3篇)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通过理解诗歌语言,体会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领悟诗歌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诗歌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感受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源远流长。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领悟诗歌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感悟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长江奔腾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对长江的印象。

然后引出课题《长江之歌》,解释“歌”在这里是颂歌、赞歌的意思。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确保学生读准字音。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诗歌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长江。

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概括出诗歌从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气势以及它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赞美。

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学习第一小节 指名朗读第一小节,思考:这一小节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长江的源远流长? 抓住“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这两句,引导学生理解“雪山”“东海”说明长江的源头和归宿,跨度很大,体现其源远流长。

通过朗读体会长江的磅礴气势。

提问:“风采”“气概”分别指什么?让学生结合诗句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长江的美丽和雄伟。

学习第二小节 自由朗读第二小节,说说这一小节又是从哪些方面赞美长江的。

抓住“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两句,引导学生理解长江像母亲一样养育了中华儿女,又以其强大的力量连接起高山大海,体会长江对中华民族的重要作用。

指导朗读,读出对长江的赞美之情。

比较两个小节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小节在结构和内容上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运用了第二人称“你”,直接抒发对长江的赞美之情;都从不同方面赞美了长江。

不同点:第一小节侧重于写长江的自然特点,第二小节侧重于写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两个小节,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总结全文,领悟写法 回顾全诗,总结诗歌赞美了长江的哪些方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领悟诗歌的表达方法,如运用第二人称、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拓展延伸 让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如长江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进一步加深对长江的了解。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仿照《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