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 一、教学目标 会认“闻、名”等 15 个生字,会写“南、部”等 9 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黄山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朗读感悟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黄山风景的视频,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风景吗?引导学生回答出“黄山”。
板书课题《黄山奇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圈出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运用多种方式识字,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
例如:“闻 = 门 + 耳”“闪 = 人 + 门”。
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生字词,巩固认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段落大意。
第 1 自然段: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和景色秀丽神奇。
第 2 - 5 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几块奇石。
第 6 自然段:概括黄山还有很多奇石,等待人们去欣赏。
(四)学习生字 出示“南、部”两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讲解笔画顺序和书写要点。
“南”:上下结构,上面是“十”字头,下面的“冂”要写得宽一些,里面的“羊”最后一横变成提。
“部”: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阝”的竖要写直,“立”的点要写在竖中线上,“口”要写得扁一些。
学生书空练习,然后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书写规范。
(五)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生字词、课文的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黄山有哪些奇石。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 一、教学目标 认识“闻、名”等 15 个生字,会写“些、巨”等 9 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 自然段。
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体会作者对黄山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之处,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猜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谜底:画) 展示几幅黄山奇石的图片,问学生:这些石头像什么?想不想知道它们在黄山被叫做什么名字?引出课题《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同桌之间互相认读生字词,纠正读音。
教师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认读,重点指导“著(zhù)名”“形(xíng)状”“仙(xiān)人”等字的读音。
去掉拼音,开火车读、个别读生字词。
理解“闻名中外”“秀丽神奇”等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图片、联系上下文或找近义词等方法。
(三)精读课文,感悟奇石 学习第 1 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 1 自然段,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闻名中外”“秀丽神奇”等词语,感受黄山的名气大、景色美。
指导朗读,读出对黄山的赞美之情。
学习第 2 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 2 自然段,想一想:“仙桃石”是什么样子的? 找出描写“仙桃石”样子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这句话,体会“仙桃石”的神奇有趣。
指导朗读,读出“仙桃石”的神奇。
尝试背诵第 2 自然段,先自己练习,再同桌互背,最后指名背诵。
(四)指导写字 出示“些、巨”两个生字,分析字形结构和笔画特点。
“些”:上下结构,上面的“此”左边的“止”最后一横变成提,右边的“匕”撇要舒展。
“巨”:半包围结构,先写横,再写横折,然后写横,最后写竖折。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错误写法。
(五)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仙桃石”的特点以及背诵的段落。
布置作业:背诵第 2 自然段,收集关于黄山其他奇石的资料。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 一、教学目标 学会“闻、名”等 15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都(dū)”,会写“位、升”等 9 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
朗读课文,了解黄山奇石的名称和特点。
难点 体会黄山奇石的奇特之处,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提问学生有没有出去旅游过,去过哪些地方,看到过哪些好玩的东西。
教师介绍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那里有许多奇特的石头,引出课题《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教师正音。
重点指导“都(dū)城”“省(shěng)份”“著(zhù)名”等字的读音。
讲解多音字“都”,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不同读音的用法。
如“都是(dōu)”“首都(dū)”。
运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如小组读、男女赛读等,巩固记忆。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黄山奇石写了哪些内容? 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先总体介绍黄山风景区,然后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最后说黄山还有很多奇石。
(四)精读课文,感受奇石 学习第 3 自然段“猴子观海” 指名朗读第 3 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提问:“猴子观海”奇在哪里?引导学生抓住“蹲在山头”“望着云海”等词语体会猴子的逼真形象。
指导朗读,读出“猴子观海”的有趣。
学习第 4 自然段“仙人指路” 学生自由朗读第 4 自然段,思考:“仙人指路”是什么样子的?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脑海中的“仙人指路”画面,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这块石头的奇特。
分角色朗读,读出对奇石的好奇与喜爱。
(五)指导写字 出示“位、升”两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位”:左右结构,单人旁要写得窄一些,“立”的点要与单人旁的撇对齐。
“升”:独体字,第一笔撇要写得平一些,第二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竖要写直。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跟着书空。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强调书写姿势和规范,及时纠正错误。
(六)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生字、多音字,以及“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两块奇石的特点。
布置作业:用自己的话描述“猴子观海”或“仙人指路”的样子,预习剩下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