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
其格律如下: 正体: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以李白《清平乐·禁庭春昼》为代表。
格律说明 前段: 第一句:“禁庭春昼”,四字句,仄平平仄,首字可平,第二字必仄。
第二句:“莺羽披新绣”,五字句,平仄平平仄,首字可仄,第三字可平。
第三句:“百草巧求花下斗”,七字句,仄仄仄平平仄仄,首字可平,第三字可仄。
第四句:“只赌珠玑满斗”,七字句,仄仄平平仄仄,首字可平,第三字可仄。
后段: 第一句:“日晚却理残妆”,六字句,仄仄仄仄平平,首字可平,第三字可仄。
第二句:“御前闲舞霓裳”,六字句,仄平平仄平平,首字可仄,第三字可平。
第三句:“谁道腰肢窈窕”,六字句,平仄平平仄仄,首字可仄,第三字可平。
第四句:“折旋笑得君王”,六字句,平平仄仄平平,首字可仄,第三字可平。
变体一: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以张泌《清平乐·春光欲暮》为代表。
格律说明 前段:与正体相同。
后段: 第一句:“春光镇在人空老”,七字句,平平仄仄平平仄,首字可仄,第三字可平。
第二句:“新愁往恨何穷”,六字句,平平仄仄平平,首字可仄,第三字可平。
第三句:“金刀力困起还慵”,七字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首字可仄,第三字可平。
第四句:“一点春心暗动”,七字句,仄仄平平仄仄,首字可平,第三字可仄。
变体二: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以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为代表。
格律说明 前段:与正体相同。
后段: 第一句:“西风梨枣山园”,六字句,平平平仄平平,首字可仄,第三字可仄。
第二句:“儿童偷把长竿”,六字句,平平平仄平平,首字可仄,第三字可仄。
第三句:“莫遣旁人惊去”,六字句,仄仄平平仄仄,首字可平,第三字可平。
第四句:“老夫静处闲看”,六字句,仄平仄仄平平,首字可平,第三字可仄。
在创作《清平乐》词时,需严格遵循相应的格律要求,注意平仄、押韵等规则,以体现该词牌的独特韵味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