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起坨,不溶解是咋回事?还能吃吗
(一)
奶粉起坨
奶粉起坨原因很多,能不能吃,还得看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坨。
第①种:刚开罐时,罐内很多较小的坨,很松散,用勺子轻轻一推就散了。这样“坨”是可以放心给宝宝吃的!
原因:奶粉在运送过程中,奶粉的粉粒因互相磨擦产生静电,因此奶粉粉粒会结成团,打开罐后会发现奶粉有结成小团状, 无须担心,只要您用汤匙轻轻推开, 奶粉便会马上变成细滑的粉状,其营养成份和质量是不受影响的,并不是品质问题,可以安心食用 。
第②种:硬坨,用勺子推不开,比较潮湿。
这样的奶粉赶紧扔了不能给宝宝吃!
原因:这样的奶粉已经变质了!
当打开包装未及时密封保存,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导致起坨结团;其次,冲调奶粉时用的勺子附着水分后与罐子里奶粉接触后也会导致奶粉起坨。
或者,由于运输过程中的“野蛮”装卸,导致罐体受损,进入空气后也会导致奶粉起坨变质。
又或者开罐时间过长,奶粉长时间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奶粉回潮起坨变质。
(二)
不溶解
宝妈说,每次喝完奶,奶瓶里总有没有溶解完的奶粉坨,问我这样的奶粉是不是质量不好?
当然不是!
1.因为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主要成分之中的蛋白质和脂肪都难溶或微溶于水。
2.冲调方式也同样会影响奶粉的溶解性,比如一次性投放奶粉太多速度太快,造成奶粉粉质颗粒没有充分与水接触,影响了其在水中的分散。没有分散的奶粉块外部湿润并形成了一个不透水的“隔膜”,水无法进入到里面,于是变成了一个个难容“外湿内干”的奶块,就算用力摇晃奶瓶也无法将其打散。
注意:若宝宝的奶粉溶解特别快,入水即化,不经摇晃即能自动溶解或发生沉淀。或者打开奶粉包装,放进嘴里品尝,奶粉很快溶解,不粘牙,甜味浓,那么这样的奶粉多半是假奶粉,不建议给宝宝吃。
像这样的,挂在奶瓶上的不溶解物质又是什么呢?
请家长们放120个心,这是奶粉冲调的一个正常现象,大家俗称的“挂壁”。这些细小的颗粒实际上是奶粉中未完全溶解的蛋白质、脂肪等成分。配方奶粉添加了含量较高的活性物质,如酪蛋白、乳清蛋白等,也会出现溶解慢,瓶壁瓶底有白点的现象,但这都属于正常现象,不影响奶粉质量,可以放心给宝宝食用。
冲调奶粉时,使用合适的温度(一般建议45--50℃)延长摇晃奶瓶的时间就可以避免出现这种现象。一般加入奶粉后左右摇晃奶瓶(或者放在手里来回搓)1分钟左右会比较理想。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奶粉的储存方式也很重要,开罐之后尽量在一个月内食用完毕,每次取完奶粉一定记得将盖子密封盖好,放阴凉处即可,不!要!放!冰箱!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