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际遇》阅读题 基础知识题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积攒( ) 白驹过隙( ) 蓦然( ) 安恬(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沉淀 絮语 迷迷糊糊 B. 豁达 潇洒 谈笑风声 C. 遗憾 和蔼 小心翼翼 D. 摒弃 自诩 津津有味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白驹过隙: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茫然若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幽曲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题 文章开篇写“第一次知道这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是在我七岁的时候”,作者为什么要从七岁时写起? “那时,天空真是无比湛蓝,湛蓝得似乎可以把你的眼睛也染成蓝色。
”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文中说“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
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
”请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题 zǎn jū mò tián B(“谈笑风声”应为“谈笑风生”) 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茫然若失: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
通幽曲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阅读理解题 从七岁写起,是为了表明作者对北大的向往由来已久,这种向往在作者心中扎根很深,为下文写自己进入北大后的种种感受和思考做铺垫,突出了北大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
这句话属于环境描写。
作用:通过描写天空湛蓝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纯净美好的氛围,衬托出当时作者内心的纯真以及对北大的美好憧憬。
把北大比作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大历史悠久、充满活力且不断发展的特点。
“九十年前的源头”指北大的建校历史;“充满希望的未来”象征着北大美好的发展前景。
“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比喻怀揣梦想来到北大求学的学生;“辛勤的舵手与船工”则代表了北大的老师,他们代代相传,引领着学生驶向知识和理想的彼岸,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赞美之情。
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北大深深的眷恋、感恩和热爱之情。
作者认为在北大度过的时光无比充实,不能简单地用“得失”来衡量,这里面包含了太多的付出与收获、情感与成长,体现了北大对作者人生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