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卿:黄先生,谢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您写了那么多的书,做了那么多的讲演来谈论素质教育,影响也都非常大,但是您自始至终也没有对什么是素质教育给一个明确的答案。有人对您这一点颇有微词,说您是“博士卖驴,全纸无驴”。
黄全愈:实际上,在中国缺的并不是对素质教育的定义。
前两年,北京四中的刘校长告诉我,对“素质教育”的定义,国内有54种之多。我不想也参与到这场概念上的争论中去。与其我在那里“玩弄”概念,不如由读者看了书后,自己去“启疑”、去思考、去总结、去概括……“答案是丰富多采的”,这正是我的教育理念。
王少卿:答案确实丰富多彩。类似的问题我问过一位重点中学的校长,他的说法是,现在的教学大纲都规定好了,德、智、体、美、艺都有具体的课程,只要按照现有课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都做完了自然就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黄全愈:并不是“德、智、体、美、艺”摆在那里,就是素质教育,如果一切为了考试,它仍然还是应试教育。关键不在于您开了什么课程,而是于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我曾被邀去听一所国内重点中学的语文示范教学课,课文是《蟋蟀的住宅》。课后点评时,我讲到了一个不太客气的问题: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蟋蟀的两个特点是善于唱歌和擅长做窝。可实际上呢?蟋蟀最“有名”的特点应该是打斗!遗憾的是,并没有老师“突破教学大纲的要求”,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去思考课文所没有提及的蟋蟀这个“有名”的特点。
王少卿:跟这位校长不同,很多家长对素质教育也有自己的理解,那就是让孩子学了钢琴学画画,学了画画学书法……然后家长就非常满足地想,我的孩子素质已经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