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到成人,孩子的发展阶段一个接一个,两个月左右会抬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1周岁左右会走路……
如果孩子缺少了哪个阶段,可能就会出现相应的身体和大脑发展的不协调,这些统称为感统失调。所以,当宝宝开始翻身、爬行,就得开始加入感统训练的行列喽!
接下来分享一些0~6岁儿童在家就能玩的感统小游戏,辅助改善感统失调问题,预防和提升感觉统合的能力。
1、刷子脱敏
训练目的:加强皮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
操作方法:家长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触觉防御性较少的部位,然后渐渐过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脚的部位,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的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复地尝试,直至孩子习惯这种触觉刺激。
2、神奇的口袋
训练目的:使用触觉和视觉进行判断,刺激右脑发展。
操作方法:找一个漂亮的口袋,放进3-5样玩具或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问他摸到了什么,请他拿出来,看看对不对。
大一点的孩子家长提供指令要拿什么东西,让孩子按指令找出来。再大的话,可以尝试否定指令,如:“请你把不能喝的东西拿出来”、"请你把不是蓝色的东西拿出来"等等加大难度。
3、灌篮高手
训练目的:刺激前庭系统,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训练大肌肉张力和动作企划能力。
操作方法:爸爸妈妈将双手抬起围成圆圈,让孩子将皮球投进父母双手围成的篮球筐,篮筐要比孩子的身高高一些。可以先让孩子离近一点,后面再慢慢地拉宽距离。
4、猜猜看
训练目的:增进听觉理解力和听觉记忆力。
操作方法:将不同材质的物品(绿豆、石子、纽扣等)装入不同的瓶子,把口封紧。让宝宝把眼睛闭上,摇动瓶子让孩子区辨各种不同声音,让宝宝猜一猜晃动的发出声音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5、听指令做动作
训练目标:提升注意力和听觉辨别能力,提升学习能力。
操作方法:1-3岁的宝宝可以做一步或二步指令,两步指令如:举手弯腰,3-6岁的孩子可以听指令做相反动作,如一部指令:摸左耳朵,孩子动作要摸右耳朵,如二步指令:用右手捂住左眼,孩子的动作是用左手捂住右眼。
6、篮球座椅
训练目标:提高孩子平衡能力,训练注意力和耐力。
操作方法:2岁以上孩子可以把篮球当座椅,例如坐在上面保持平衡听故事,4-6岁孩子可以延伸到坐在篮球上欣赏音乐、头顶书保持平衡。
注意事项:避免摔倒,双腿与双脚要求并拢。
7、抓握玩具
训练目标:刺激宝宝的触觉,提高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操作方法:将带响的玩具挂在自家的门、窗、墙上,家长逗引宝宝去抓握。
注意事项:玩具应该是环保的,且不能伤害宝宝的皮肤。
8、接传球
训练目标:训练手眼反应能力及本体感。
操作方法:找一块平坦的空场地,家长和孩子相对而站,中间距离大约1~2m,家长先把球传给孩子,孩子接到后,再传回来,反复练习。
9、趴地推球
训练目标:训练手臂的力量,以及手眼的协调,强化前庭觉。
操作方法:把坐垫放在距墙约0.5m远的位置,让孩子趴在坐垫上,只有肚子着地,头、上肢、小腿及脚都抬起来,手心向外,两手五指相对,然后把球推向墙壁,待弹回后,再连续推50~100次,速度由慢到快。距离由近及远,并随熟练程度来调整。
10、转圈圈
训练目的:使孩子接受来自不同方向的前庭刺激,促进孩子站立与行走平衡感的发展。
操作方法:可让孩子俯趴在被单上,接着拉起头部方向的被单角,然后慢慢地将被单沿顺时针方向转1-3圈,稍作停留后,接着再逆时针转1-3圈,借以训练其前庭觉。
11、踩踩小脚印
训练目的:训练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协调能力。
操作方法: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给鞋底沾上水;在平坦的水泥路上,家长一步一步地沿直线踩出几个水脚印,踩一下数一个数字;让孩子学自己的样子,也踩出几个水脚印,孩子一边踩,家长和孩子一边数数。
12、搭积木
训练目标: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及视觉。
操作方法:准备一盒积木,放在光线良好的书桌上。让孩子按照积木所带例图上的任意一个图案开始搭积木,搭完后,再进行下一个,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以上是一些家庭生活中辅助改善孩子感统失调的方法,由于家长的专业限制、场地问题、器材不足等因素,家庭训练并不能彻底解决孩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