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孩子”是一种全世界普遍的管教方式
美国人打孩子吗?
打。
2012年一次调查显示,超过70%的美国父母赞成打孩子,他们认为有时候有必要通过打孩子让他们守规矩。
以下是“终止体罚儿童全球行动”(GlobalInitiativetoEndAllCorporalPunishmentforChildren)提供的数据:
数据显示,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用“打”来管教孩子是一种被接受的行为。81%的美国家长说,如果孩子行为不恰当他们就会打孩子。这一数据甚至比中国还高,中国只有50-60%的家长说他们在调查前一个月体罚过孩子。
“终止体罚儿童全球行动”调查了6大洲(北美、南美、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17个国家,只有3个国家家长表示不会打孩子,它们是新西兰、瑞典和阿根廷。瑞典和阿根廷分别于1979年和2016年立法禁止体罚儿童。
看来,用“打”来管教孩子,是全世界普遍接受的一种纠正孩子行为的方式。
二、“打孩子”是一种有效的管教方式吗?
哥伦比亚大学ElizabethThompsonGershoff博士搜集分析了62年的数据,以研究父母采用“体罚”管教与孩子行为及人生经历有着怎样的关系。
Gershoff博士的研究发现,体罚确实能让孩子很快遵守规则,并且表现出家长认可的行为,这比讲道理更能获取立竿见影的效果。也许这就是“打孩子”成为全球普遍管教方式的主要原因——短期效果非常好。
那么长期效果如何呢?
Gershoff选择了11个家庭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她发现,从长远看,打孩子对改善他们的行为效果并不好,还有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尤其是频繁采用严重体罚作为主要的管教方式,会造成孩子一些列心理问题,甚至还有反效果——打得越多,孩子行为问题越严重。
为什么会这样?
有一种观点认为,按照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要惩罚有效果,必须在行为出现时立即惩罚,并且这种“行为—惩罚”模式还要有一致性,即每一次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时候就要立即惩罚,否则条件反射难以形成。但是,很多家长并不能保证孩子每次犯类似错误的时候都能给与一样的处罚。
更重要的一点,体罚本身并不能教导孩子分辨是非对错。体罚只能使孩子害怕家长,家长在场的时候孩子可能按照家长的要求做,但是家长不在场的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守规矩。因为“守规矩”对孩子来说,只是为了“避免挨打”,他们并没有将“恰当的行为”内化,甚至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Dobbs等人的研究也显示(Dobbs,Smith,&Taylor,2006),孩子挨打之后会经历恐惧、愤怒、悲伤等情绪,这些情绪会使他们更难以认同父母的“管教”。被父母打过的孩子更可能对他人产生敌意,他们不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才被打,他们会认为是别人导致了自己被打,从而在社交时更具有攻击性。
所以,打得越多,孩子行为问题可能会越严重。
此外,打孩子还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暴力的榜样——他们会认为打人是一种合理行为。那种在家被父母殴打的小孩,很可能会对弱于自己的同学采用暴力;Gershoff还说,当这些孩子成年并拥有亲密关系之后,他们更可能会对伴侣或孩子采用暴力。但Gershoff博士也谨慎地强调,并不是所有被体罚过的孩子都一定会变得具有攻击性,因为孩子性格的形成也和环境有关,尤其是亲子关系本身。
除了对孩子的这些影响以外,暴力管教对于家长本身也有一个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它会引发家长的虐待行为。
殴打孩子和虐待孩子常常一线之隔,很多人在打孩子的时候,他们的愤怒并不会消减,反而会越来越甚。某些父母一开始只是想要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管教会升级为严重的伤害行为,甚至导致孩子死亡。
也许很多父母还是会将“打孩子”作为自己的教育方式之一,但是用这种方式管教孩子的时候,或许可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你可以保证每次见到孩子做出这种“错误”的行为都打他一次吗?
孩子被打了以后,他真的认识到自己错了吗?他是怕被你打,还是真的认识到自己有错?
在打孩子过程中,你仅仅只是想纠正他的不良行为吗?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将其他的情绪也带入其中?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怎样管教你的?有效吗?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也用同样的方式管教他的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