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被称为“毛诗”,主要是因为它是由西汉时毛亨、毛苌所传。
在汉代,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生所传的《齐诗》、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以及毛亨、毛苌所传的《毛诗》。
其中, 《鲁诗》《齐诗》《韩诗》三家为今文经学,在西汉时期受到官方重视,盛极一时。
而《毛诗》属古文经学,起初未被立为官学,在民间传授。
毛亨,世称大毛公,他作《毛诗故训传》,对《诗经》进行注释讲解。
后来,毛苌继承并传播了毛亨的学说,世称小毛公。
东汉以后,随着古文经学的兴起,《毛诗》逐渐流行,并最终压倒了其他三家诗。
由于《毛诗》在后世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最大,久而久之,人们就将《诗经》称作“毛诗” ,“毛诗”也就成为《诗经》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