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两字姓氏,又称复姓,数量众多,历史悠久。
以下列举一些常见和不常见的两字姓氏: 常见复姓 欧阳:这是较为常见的复姓之一。
例如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他在文学、史学等领域都有卓越成就,其代表作《醉翁亭记》广为人知。
太史:源自官职名。
古代设有太史一职,专门负责记录历史、编写史书、观测天文等事务,担任此官职的人的后代有的便以“太史”为姓。
例如春秋时期齐国的太史兄弟,他们坚守史官职责,如实记载历史,不畏强权,其事迹传为佳话。
端木: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字子贡,善于言辞,富有商业才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的后人以“端木”为姓。
上官:出自芈姓,楚庄王封他的小儿子兰为上官邑大夫,兰的后代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上官氏。
例如唐代诗人上官婉儿,在当时的文坛和政坛都有重要影响力。
司马:源于官职,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
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有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又如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
不常见复姓 东郭:出自姜姓,是齐国公族之后。
古代外城称为“郭”,住在城郭东边的人,有的便以“东郭”为姓。
比如战国时期的东郭顺子,是一位有道之士。
南门:以居地为氏。
居住在城池南门附近的人家,有的就以“南门”为姓。
例如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南门蠕 。
羊舌:春秋时晋国晋靖侯的后代,因被封于羊舌邑,子孙就以羊舌为姓。
壤驷:源自春秋时期的秦国,当时有贵族壤驷赤,是孔子的弟子,他的后人以壤驷为姓。
漆雕:相传为周朝吴国的开国国君太伯的后代,以职业技艺命氏。
古代有漆雕工艺,从事该行业的人有的以此为姓。
孔子弟子中有漆雕开,致力于钻研上古礼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