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一生共有17个儿子,以下为您简要介绍: 皇长子永璜:生母为哲悯皇贵妃富察氏。
因在孝贤纯皇后的丧礼上表现不够哀伤,被乾隆帝斥责,从而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可能,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病逝 ,年仅23岁。
皇次子永琏:生母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永琏深得祖父雍正帝和父亲乾隆帝的喜爱,乾隆元年(1736 年)被密立为皇太子,然而在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永琏因病去世,年仅9岁,谥号“端慧皇太子”。
皇三子永璋:生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
因在孝贤纯皇后丧期内礼仪欠佳,遭乾隆帝切责,自此失宠,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去世,享年26岁。
皇四子永珹: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过继给履亲王允祹为孙,降袭郡王爵位,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去世,终年40岁。
皇五子永琪:生母为愉贵妃珂里叶特氏。
他勤奋好学,多才多艺,擅长骑射,且精通满语、汉语、蒙古语,在诸多皇子中表现突出,乾隆三十年(1765 年)被封为荣亲王。
但不幸的是,永琪身患附骨疽,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 年)去世,年仅26岁。
皇六子永瑢:生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永瑢过继给慎靖郡王允禧为孙,封贝勒,后晋封质郡王、质亲王。
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去世,享年47岁。
皇七子永琮: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乾隆十一年(1746 年)出生,乾隆有意立其为太子,可惜永琮在乾隆十二年(1747 年)因出痘夭折,年仅2岁 。
皇八子永璇: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被封为仪郡王,嘉庆四年(1799 年)晋封仪亲王。
永璇为人行事较为放纵,不太受乾隆帝重视。
道光十二年(1832 年)去世,享年87岁,是乾隆帝诸子中最长寿的。
皇九子 :未命名,幼殇,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皇十子:未命名,幼殇,生母为舒妃叶赫那拉氏。
皇十一子永瑆: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自幼受到良好的皇家教育,工于书法,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称“乾隆四家”。
乾隆五十四年(1789 年)被封为成亲王。
嘉庆四年(1799 年),一度在军机处行走。
道光三年(1823 年)去世,享年72岁。
皇十二子永璂:生母为继皇后辉发那拉氏。
由于母亲失宠,永璂也受到牵连,生前没有得到任何爵位。
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去世,年仅24岁。
皇十三子永璟:幼殇,生母为继皇后辉发那拉氏。
皇十四子永璐:幼殇,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十五子颙琰: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乾隆三十八年(1773 年)被密立为皇储,乾隆六十年(1795 年)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次年即位,即嘉庆皇帝。
在位期间,面对内忧外患,努力扭转清朝的衰落局面,但成效有限。
嘉庆二十五年(1820 年)去世,终年61岁。
皇十六子:未命名,幼殇,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皇十七子永璘: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他是乾隆最小的儿子,生性豁达,不爱争权夺利。
乾隆五十四年(1789 年)被封为贝勒,嘉庆四年(1799 年)晋封庆郡王,嘉庆二十五年(1820 年)晋封庆亲王。
同年去世,终年5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