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育儿综合内容页

暴雨强度公式

暴雨强度公式是描述一定重现期下,某地区暴雨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通常以mm/min或L/(s·ha)为单位 )与降雨历时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不同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有所差异,其一般形式为: q = 167 A 1 ( 1 + C lg ⁡ P ) ( t + b ) n q = \frac{167A_1(1 + C\lg P)}{(t + b)^n}q=(t+b)n167A1​(1+ClgP)​ 其中: q qq:暴雨强度,单位为 L / ( s ⋅ h a ) L/(s\cdot ha)L/(s⋅ha),表示每公顷面积上每秒的降雨升数。

A 1 A_1A1​、C CC、b bb、n nn:参数,这些参数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确定,反映了当地降雨的特性。

A 1 A_1A1​ 是雨力,与地区的气候条件有关。

C CC 为暴雨衰减指数调整系数。

b bb 为时间参数。

n nn 为暴雨衰减指数,决定了暴雨强度随降雨历时的衰减程度。

P PP:设计重现期(年),指平均间隔多长时间出现一次大于或等于该暴雨强度的降雨事件。

例如 P = 5 P = 5P=5 年,表示平均每5年可能出现一次该强度或更强的降雨。

t tt:降雨历时(min),即一次降雨过程中任意连续时段的时长。

实际应用中,各地会根据当地长期的降雨观测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拟合来确定适合本地的 A 1 A_1A1​、C CC、b bb、n nn 等参数值,从而得到具体的暴雨强度公式,用于城市排水系统设计、防洪工程规划等相关领域的计算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