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育儿综合内容页

白居易池上原文翻译及赏析白居易的简介

《池上》原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翻译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

赏析 内容层面:整首诗犹如一幅清新自然的水墨画,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充满童趣的场景。

诗的前两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直接点题,简洁明快地交代了人物(小娃)、事件(偷采白莲)和行动方式(撑小艇),“偷”字用得极为巧妙,生动地刻画出孩子天真顽皮的神态,这个“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偷窃,而是孩子背着大人悄悄去做自己想做之事,凸显出孩子的活泼大胆。

后两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则进一步描绘了小娃采莲归来后的情景,他不懂得要隐藏自己的行踪,以至于身后的浮萍被分开,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水路,将孩子的懵懂无知展现得淋漓尽致。

艺术特色: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易懂,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却有着极高的艺术感染力,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语言习惯,让人仿佛亲眼目睹了小娃偷采白莲的全过程。

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瞬间细节,以小见大,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片段,展现出儿童纯真无邪的天性,充满了生活情趣。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仕途经历:白居易早年仕途较为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贞元十六年(800年)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

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元和十年(815年)被贬为江州司马。

此后历经多地任职,官至刑部尚书。

文学成就:他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强调诗歌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能。

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作品众多且流传甚广,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长恨歌》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情节跌宕起伏,文辞优美华丽;《卖炭翁》则深刻揭露了宫市的腐败和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琵琶行》通过描写琵琶女的悲惨身世,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谪的悲愤之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更是成为千古名句。

后世影响:白居易在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后世诗人提供了借鉴,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人文关怀精神,激励着后人关注民生、反映现实。

此外,他的诗歌还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国家,对东亚地区的文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