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公路是我国公路等级中的最低一级,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服务水平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中有详细规定,具体标准如下: 设计速度 四级公路设计速度有两种,分别为 20km/h 和 15km/h(特殊困难路段可采用)。
设计速度决定了公路的线形指标、车辆行驶的安全和效率等多个方面。
路基宽度 双车道:一般情况下,路基宽度为 8.5m 。
这一宽度能够满足双向车辆的安全行驶,并为道路设施和排水系统等提供必要的空间。
单车道:路基宽度通常为 4.5m 。
单车道四级公路适用于交通量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或建设成本受限的地区,虽然车道数量少,但仍需保证车辆基本的通行需求和一定的错车条件。
路面宽度 双车道:路面宽度一般为 7.0m ,能为车辆提供足够的行驶空间,保障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单车道:路面宽度一般为 3.5m 。
在单车道的情况下,为确保车辆行驶顺畅,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应设在有利地点,并使驾驶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间驶来的车辆。
错车道的间距可根据实际地形和交通量确定,有效长度不应小于 20m ,两端应设置不短于 10m 的过渡段 。
纵坡 最大纵坡:四级公路的最大纵坡一般不宜大于 9% 。
在海拔 2000m 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最大纵坡不应大于 8% 。
合理的纵坡设计对于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动力性能以及运营成本都至关重要。
缓和坡段:当连续纵坡大于 5% 时,应设置缓和坡段。
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应大于 3% ,长度应不小于 100m 。
其作用是缓解车辆长时间爬坡或下坡的疲劳,保障行车安全。
平曲线半径 一般值:四级公路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 30m ,在地形条件许可时,应尽量采用较大的半径,以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极限值:在地形困难或其他特殊情况下,圆曲线最小半径可采用极限值 15m 。
但采用极限值时,需要在路线设计的其他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如设置超高、加宽等,以确保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视距 停车视距:四级公路停车视距应不小于 20m 。
停车视距是指驾驶员在发现前方障碍物后,采取制动措施使车辆在障碍物前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它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
会车视距:会车视距为停车视距的两倍,即不小于 40m 。
会车视距是保证在无分隔带的双车道公路上,两对向行驶的车辆在发现对方后,有足够的距离采取措施避免碰撞所需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