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齐桓公使管仲求宁戚,宁戚应之曰:“浩浩乎。”管仲不知,至中食而虑之。婢子曰:“公何虑?”管仲曰:“非婢子所知也。”婢子曰:“公其毋少少,毋贱贱。昔者吴干战,未龀不得入军门。国子揔其齿,遂入,为干国多。百里奚,秦国之饭牛者也,穆公举而相之,遂霸诸侯。由是观之,贱岂可贱,少岂可少哉?”管仲曰:“然。公使我求宁戚,宁戚应我曰:‘浩浩乎。’吾不识。”婢子曰:“《诗》有之:‘浩浩者水,育育者鱼,未有室家,而安召我居?’宁戚殆欲室家也。”
桓公得宁戚,将任之以政。群臣争之曰:“宁戚卫人,去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若果真贤,用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恐有小恶,以其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难全,权用其长者。”遂举大用之,而授之以为卿。当此举也,桓公得之矣,所以霸也。
翻译
齐桓公派管仲去招纳宁戚,宁戚答复说:“浩浩乎。”管仲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到了吃午饭时还在思考这件事。他的婢女问道:“您在忧虑什么呢?”管仲说:“这不是你所能懂得的。”婢女说:“您不要轻视年少的人,也不要轻视地位卑贱的人。从前吴国和干国交战,规定尚未换牙的少年不准进入军门。国子汇总登记少年的年龄,让他们进入军中,结果这些少年为干国立下很多功劳。百里奚只是秦国一个喂牛的人,秦穆公推举他并任命为相国,于是称霸诸侯。由此看来,地位卑贱的人怎么可以轻视,年少的人又怎么可以轻视呢?”管仲说:“你说得对。国君派我去招纳宁戚,宁戚答复我说:‘浩浩乎。’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婢女说:“《诗经》里有这样的话:‘浩浩荡荡的是河水,优游自在的是游鱼。没有家室,为何召我安居?’宁戚大概是想成家了。”
齐桓公得到宁戚之后,打算任用他管理国家政事。大臣们纷纷谏诤说:“宁戚是卫国人,离齐国不远,国君可以派人去打听一下他的情况。如果他确实是个贤德的人,再任用他也不迟。”齐桓公说:“不能这样做。去打听他的情况,恐怕会发现他有小毛病。因为他的小毛病,而忘掉他的大优点,这就是世上失去天下贤能之士的原因啊。况且人本来就难以十全十美,权衡之后应选用他的长处。”于是提拔重用宁戚,授予他卿的职位。在这件事上,齐桓公做得很得当,这正是他称霸的原因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