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规章制度试题(一)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 ),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 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C.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D.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新员工入职必须接受公司级、部门级和(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A. 班组级 B. 车间级 C. 岗位级 D. 个人级
火灾发生时,以下哪种逃生方法是正确的( )
A. 乘坐电梯逃生 B.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
C. 跳楼逃生 D. 躲在衣柜里等待救援
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 )
A. 用水灭火 B. 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切断电源 D.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安全帽的有效期是( )年,超过有效期应报废处理。
A. 1 B. 2 C. 2.5 D. 3
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m 以上(含)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A. 2 B. 3 C. 4 D. 5
安全色中红色表示( )
A. 禁止、停止 B. 警告、注意
C. 指令、必须遵守 D. 提示、安全状态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负责。
A. 主要 B. 全面 C. 部分 D. 间接
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违反安全规章制度( )
A. 在禁烟区吸烟 B. 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C. 违规操作设备 D. 私拉乱接电线
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 )
A. 安全管理人员 B. 负责人
C. 工会主席 D. 车间主任
二、多选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安全生产的方针是( )
A. 安全第一 B. 预防为主
C. 综合治理 D. 质量第一
以下属于个人防护用品的有( )
A. 安全帽 B. 安全带
C. 防护眼镜 D. 防护手套
安全检查的形式包括( )
A. 日常检查 B. 定期检查
C. 专项检查 D. 季节性检查
火灾报警时应说明( )
A. 火灾发生地点 B. 火势大小
C. 燃烧物质 D. 有无人员伤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 )
A. 权利 B. 义务
C. 责任 D. 使命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有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的义务。( )
只要不发生安全事故,安全规章制度可以不用严格执行。( )
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手将触电者拉开。( )
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 )
动火作业前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经批准后方可动火。( )
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可以随意拆除。( )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
安全事故发生后,为了避免影响生产,可以隐瞒不报。( )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
在工作场所可以穿拖鞋、高跟鞋作业。( )
四、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15 分)
请简述你所在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安全规章制度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我国安全生产的根本宗旨是( )。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 )。
安全电压一般分为 42V、36V、( )、12V 和 6V 五个等级。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 )。
企业应定期对安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 ),确保其正常运行。
危险化学品分为( )类,其中爆炸品属于第 1 类。
消防工作贯彻( )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 )》后,方可上岗作业。
安全检查中查出的隐患应定人、定时、( )进行整改。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 )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二、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以下哪种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 )
A. 干粉灭火器 B. 二氧化碳灭火器
C. 泡沫灭火器 D. 清水灭火器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 )检查。
A. 不定期 B. 定期
C. 专项 D. 季节性
下列不属于安全生产“四不放过”原则的是( )
A.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B. 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C. 事故没有造成损失不放过 D. 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 )%时,人在 2 - 3 小时后有轻微头痛。
A. 0.016 B. 0.048
C. 0.128 D. 0.4
以下哪种行为符合安全要求( )
A. 在起重机吊运物品下方行走 B. 用湿手触摸电器设备
C. 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D. 将安全出口堵塞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风险
职业病危害
应急救援
四、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30 分)
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你对安全规章制度重要性的理解以及如何确保安全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安全规章制度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 )
A. 人 B. 设备
C. 环境 D. 制度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 )责任人。
A. 次要 B. 重要
C. 第一 D. 间接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三违”行为( )
A. 违章指挥 B. 违反劳动纪律
C. 违反操作规程 D. 遵守安全规定
安全色中的黄色表示( )
A. 禁止、停止 B. 警告、注意
C. 指令、必须遵守 D. 提示、安全状态
灭火器压力表指针指向( )区域时表示压力正常。
A. 红色 B. 绿色
C. 黄色 D. 黑色
下列哪种设备不属于特种设备( )
A. 电梯 B. 叉车
C. 电焊机 D. 锅炉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 )和有关部门备案。
A. 应急管理部门 B. 公安部门
C. 质量监督部门 D. 环保部门
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在( )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 1 小时 B. 2 小时
C. 3 小时 D. 4 小时
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标准是根据( )制定的。
A. 员工需求 B. 工作环境和工种
C. 企业成本 D. 领导要求
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 B. 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C. 打发时间 D. 完成上级任务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包括( )
A. 宪法 B. 法律
C. 行政法规 D. 地方性法规
以下哪些属于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 )
A. 安全生产责任制 B.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C. 安全检查制度 D. 事故应急预案
安全检查的方法有( )
A. 直观检查法 B. 仪器检测法
C. 安全检查表法 D. 现场观察法
下列属于危险有害因素的有( )
A.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B.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C.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D.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的职责包括( )
A. 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 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C. 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D. 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安全规章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准则,必须严格执行。( )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为员工提供劳动防护用品。( )
只要设备运行正常,就不需要进行安全检查。( )
安全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 )
安全标志可以随意更改或拆除。( )
特种作业人员只要技术熟练,就可以不持证上岗。( )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并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
安全培训教育只针对新员工,老员工不需要参加。( )
发生火灾时,应迅速乘坐电梯逃离现场。( )
安全管理工作应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 25 分,共 25 分)
某工厂在进行设备检修时,一名工人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设备突然启动,另一名工人来不及躲避,被设备卷入受伤。请分析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