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入学教育教案一:常规教育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规章制度,如作息时间、考勤制度等。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包括正确的坐姿、站姿、举手发言等。
引导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增强对新学校的归属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校常规和课堂常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短期内养成这些良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游戏教学法、讲解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视频,内容是小朋友们开心上学的场景,引起学生对上学的兴趣。
(二)学校常规教育(15分钟) 利用PPT展示学校的作息时间表,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解上学、放学时间,课间休息时间等。
讲解考勤制度,告诉学生如果生病或有事不能上学要提前请假。
(三)课堂常规教育(20分钟) 教师示范正确的坐姿(双脚放平,腰背挺直,双手放在课桌上)、站姿(抬头挺胸,双手下垂),让学生模仿练习,进行个别指导。
讲解举手发言的规范: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再发言。
通过小游戏“我会举手”,让学生反复练习。
(四)校园环境介绍(15分钟) 带领学生参观校园,依次介绍教室、操场、图书馆、食堂等场所的位置和功能。
每到一处,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五)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学校常规、课堂常规和校园环境知识,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遵守。
五、教学延伸 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开辟“常规小明星”专栏,对遵守常规的学生进行表扬。
一年级入学教育教案二:安全教育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校园安全知识。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知道遇到危险时如何求助。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传授各类安全知识;难点是让学生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模拟演练法、儿歌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播放一段有关小学生安全事故的视频短片(片段选取要适当,避免过于惊悚),引起学生对安全问题的重视。
(二)交通安全教育(15分钟) 展示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图片,如红绿灯、斑马线等,讲解其代表的含义。
利用简单的动画演示,教导学生如何过马路:走人行道,看红绿灯,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三)校园安全教育(20分钟) 讲解在校园里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推挤;不玩危险的游戏;不触摸电器设备等。
进行模拟演练,如火灾逃生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
(四)学会求助(15分钟) 告诉学生遇到危险时可以向老师、保安叔叔求助,记住紧急求助电话110、119、120。
通过角色扮演,模拟遇到危险的场景,让学生练习如何求助。
(五)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和求助知识,教学生一首安全儿歌,加深记忆。
五、教学延伸 请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份安全手抄报。
一年级入学教育教案三:文明礼貌教育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懂得基本的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文明待人的良好品质。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难点是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文明礼貌意识。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榜样示范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讲一个关于文明礼貌的小故事,如《小熊讲礼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文明礼貌用语学习(15分钟) 教师示范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见到老师说“老师您好”,接受帮助说“谢谢”等,让学生跟着模仿。
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如在教室里、操场上、家里等,让学生练习使用相应的文明礼貌用语。
(三)尊重他人教育(20分钟) 展示一些图片,内容是小朋友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如打断别人说话、嘲笑同学等),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行为对不对。
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告诉学生要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不嘲笑他人的缺点。
(四)文明行为实践(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每个小组模拟一个生活场景,如做客、购物等,要求学生在场景中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展示文明行为。
(五)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文明礼貌用语和尊重他人的知识,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五、教学延伸 开展“文明小天使”评选活动,每周评选出在文明礼貌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