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诗歌文学内容页

课文《最后一头战象》优秀教学设计(范文3篇)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象嘎羧的情感。

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战象嘎羧的情感。

难点:理解嘎羧在生命最后时刻的行为,感受它的高尚情怀。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大象的图片和视频,提问学生对大象的了解。

引出曾经在西双版纳打洛江畔,有一头威风凛凛的战象,在战斗结束后,它独自生活了二十多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通过开火车读、指名读等方式认读生字词。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战象嘎羧写了哪几件事?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学习“英雄垂暮”部分 指名朗读相关段落,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嘎羧是“英雄垂暮”?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抓住“衰老”“病弱”“整天卧在树阴下打瞌睡”等词句体会嘎羧生命即将结束的状态。

学习“重披战甲”部分 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嘎羧动作的词语。

交流汇报,说说从这些动作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感受到嘎羧对曾经战斗岁月的怀念)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嘎羧的激动与怀念。

学习“凭吊战场”部分 默读课文,思考:嘎羧来到打洛江畔,它的神态、动作有哪些变化?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抓住“久久凝望”“亲了又亲”“震耳欲聋的吼叫”等词句,体会嘎羧对死去战友的深切怀念和对战场的不舍。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嘎羧当时的内心想法,进行说话练习。

感情朗读,读出嘎羧的深情。

学习“庄严归去”部分 轻声朗读,思考:嘎羧为什么要去百象冢?它的死“庄严”在哪里?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因为它要和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们葬在一起,它的死体现了它的忠诚和高尚的情怀) 指导朗读,读出嘎羧的庄严与神圣。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回顾课文内容,说说战象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师总结:嘎羧是一头善良、忠诚的战象,它的行为让我们感受到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这些可爱的动物。

布置作业:仿照课文,写一篇描写动物情感的小短文。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作者通过对动物神态、动作、行为的描写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战象嘎羧的高尚情怀,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嘎羧在生命最后阶段的行为和情感。

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嘎羧的情感的。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大象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今天我们要走进一头特殊的大象——最后一头战象嘎羧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同桌互读生字词,互相纠正读音。

教师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字的字形、读音和字义,重点讲解易错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了战象嘎羧的哪些事情? 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推选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明确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嘎羧“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这几件事,并板书。

(四)精读品味,感悟情感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反复朗读,画出令自己感动的语句,写下自己的感受。

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如在交流“重披战甲”部分时,引导学生抓住“摩挲”“呼呼吹去”“久别重逢”等词语,体会嘎羧对战甲的深厚感情。

在交流“凭吊战场”部分时,让学生通过模仿嘎羧的“吼叫”,感受它内心的悲痛与愤怒。

在交流“庄严归去”部分时,引导学生思考嘎羧为什么要去百象冢,从而体会它的忠诚与执着。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落,读出嘎羧的情感变化。

(五)总结写法,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思考作者是如何把嘎羧写得如此生动感人的。

(通过对嘎羧的神态、动作、行为的细致描写来表达情感) 出示一些描写动物的片段,让学生分析其中运用的描写方法。

布置作业: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它的情感。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三) 一、教学目标 认识并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象嘎羧丰富的情感世界,感受它的忠诚、善良和勇敢。

领悟作者通过对动物行为、神态描写来展现动物情感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中描写嘎羧行为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其情感。

难点: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嘎羧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一段关于大象在战场上战斗的视频,营造紧张激烈的氛围。

提问学生看到视频后的感受,引出课文中的战象嘎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讲述了战象嘎羧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重披战甲、凭吊战场,最后庄严地走向百象冢的故事。

(三)研读文本,体会情感 聚焦“重披战甲” 找出描写嘎羧重披战甲的段落,自由朗读。

课件展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关注“突然睁开眼睛”“神志清醒”“费力地撑起身体”等词句,体会嘎羧对战甲的渴望。

指导朗读,读出嘎羧的激动与急切。

聚焦“凭吊战场” 默读这部分内容,画出描写嘎羧神态、动作的句子。

组织学生交流,抓住“久久凝望”“泪光闪闪”“震耳欲聋的吼叫”等词句,引导学生想象嘎羧当时的内心世界。

开展小组讨论:嘎羧的这些举动表达了它怎样的情感?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感受嘎羧对战友的思念和对战场的眷恋。

配乐朗读,让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进一步体会嘎羧的深情。

聚焦“庄严归去” 轻声朗读相关段落,思考:嘎羧为什么要独自走向百象冢? 引导学生结合前文,理解嘎羧的忠诚和对使命的坚守。

提问:从嘎羧“步伐凝重”“绕着寨子走了三圈”等行为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嘎羧对村寨和村民的不舍。

(四)总结写法,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总结作者描写动物的方法。

(通过细致的神态、动作、行为描写来表现动物情感) 教师举例说明这种写作方法在其他作品中的运用,加深学生的理解。

布置课堂小练笔: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动物,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写一个片段,表现它的某种情感。

学生练笔后,进行展示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反馈。

(五)课堂小结 回顾课文内容,再次强调战象嘎羧的高尚品质。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爱动物,尊重每一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