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诗歌文学内容页

三国演义故事(范文3篇)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室衰微。

刘备心怀壮志,欲兴复汉室,却苦无贤才辅佐。

听闻隐居在隆中卧龙岗的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于是决定亲自前往拜访,请他出山相助。

第一次,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来到隆中。

他们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诸葛亮的住处。

然而,不巧的是,诸葛亮出门云游去了,不知何时归来。

刘备等人扑了个空,但刘备并未气馁,留下口信后便回去了。

过了些日子,刘备得知诸葛亮已归,便不顾严寒,带着关羽和张飞再次前往。

这一天,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山路崎岖难行。

张飞一路上抱怨连连,但刘备心意坚定。

到了诸葛亮家,却被告知诸葛亮正在午睡。

刘备生怕惊扰了诸葛亮,便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则恭恭敬敬地站在台阶下,静候诸葛亮醒来。

张飞见状,心中不满,几次想要进去叫醒诸葛亮,都被刘备制止。

等了许久,诸葛亮才睡醒。

可出来的却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原来诸葛亮又出门访友去了。

刘备无奈,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仰以及请他出山相助的诚意,然后怅然离去。

又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准备第三次前往隆中。

关羽觉得诸葛亮也许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劝刘备不必再去。

张飞更是不耐烦,说要用绳子把诸葛亮捆来。

刘备严厉斥责了他们,并耐心解释诸葛亮乃大贤,必须以礼相待。

三人再次来到隆中。

这次,诸葛亮正在家中。

刘备得知后,立刻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进入。

见到诸葛亮后,刘备诚恳地表明来意,倾诉了自己匡扶汉室的志向和目前面临的困境。

诸葛亮见刘备态度如此诚恳,又胸怀大志,深受感动。

他详细地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并答应出山辅佐刘备。

从此,诸葛亮成为刘备的军师,为其出谋划策,在后来的赤壁之战、夺取益州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成就了一番霸业。

“三顾茅庐”也成为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千古佳话。

《草船借箭》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

”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去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

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

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

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空城计》 三国时期,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派马谡驻守街亭。

然而马谡刚愎自用,不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又舍弃水源上山扎营,结果被魏军大将张郃切断水源,打得大败,街亭失守。

魏主曹睿得知街亭已被魏军占领,便命令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向西城蜂拥而来。

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里。

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

诸葛亮登上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

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

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

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

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

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

城门里外,二十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连忙下令撤退。

他的儿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

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

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等魏军远去,城中的文官们都惊叹不已,纷纷询问诸葛亮:“司马懿是魏国名将,如今带了十五万大军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这是什么原因呢?”诸葛亮说:“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

”众人无不佩服。

就这样,诸葛亮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利用司马懿多疑的心理,巧设空城计,成功化解了西城的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