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清楚你所说的《饥鼠有礼》具体文本内容及相关题目,以下为你提供一个较为通用的针对文言文阅读理解答题思路示例,假设常见题型来分析解答,你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调整: 原文呈现(假设版本) 余居西湖寓楼,楼多鼠,每夕跳踉几案,若行康庄。
烛有余烬,无不见跋。
始甚恶之,欲购猫以除其患。
一日,余坐屏间,见一鼠出,至盆盎边,先以鼻嗅之,似不欲食。
寻复有两鼠来,亦随嗅而去。
少顷,鼠大集,方至食所,先以爪攫饭,团之如拳,乃共推其长硕者举而纳诸椟中,磔磔然竟日不动。
余异之,徐观焉。
逾时,饥鼠复偕至,向椟中取饭,分啖讫,仍环守之。
未几,一鼠自外衔粟入,投椟中。
群鼠共舁之,须臾成廪。
既而往来相赴,络绎不绝,皆投所衔粟于椟中。
临夜,余将寝,鼠复来,仍搬积粮,不使之露处,若恐人窥也。
余乃笑曰:“鼠固黠矣,而亦有此义气相尚,异哉!”由此不复恶鼠,闻其声,如听乐焉。
常见题目及答案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每夕跳踉几案”中“几案”:桌子。
“寻复有两鼠来”中“寻”:不久。
“乃共推其长硕者举而纳诸椟中”中“纳”:放入。
“群鼠共舁之”中“舁”:抬。
翻译下列句子 “烛有余烬,无不见跋。
” 蜡烛剩下的烛灰,没有不被它们(老鼠)看见的(意思是都会被老鼠碰到弄倒) 。
“余乃笑曰:‘鼠固黠矣,而亦有此义气相尚,异哉!’” 我于是笑着说:“老鼠本来就很狡猾了,却也有这种崇尚义气的行为,真是奇怪啊!”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饥鼠有礼”?请简要概括 众鼠先以爪攫饭,团之如拳,推举硕鼠将饭团放入容器中。
饥鼠从容器中取饭,分着吃完后,还环绕守护。
一只老鼠从外面衔粟回来,投入容器中,群鼠一起搬运,形成粮堆。
夜晚老鼠还来搬积粮食,不让粮食暴露在外,好像怕人窥探。
作者对老鼠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态度变化:开始很厌恶老鼠,后来不再厌恶,听到老鼠的声音如同听音乐一样。
变化原因:作者起初因为老鼠每晚在桌子上跳跃,弄倒烛灰等行为而厌恶它们;但后来看到老鼠们有推举硕鼠储存食物、互相协作搬运粮食、守护粮食等看似讲“义气”的行为,觉得它们很特别,所以态度发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