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的过去,人们的退休待遇是跟工龄挂钩的。
比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时使用的老办法计发比例是这样的:
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满20年不满30年、满30年不满35年、满35年以上,分别发放退休前本来基本工资的70%、80%、85%和90%。
从这种计算模式来看,工龄35年退休和40年退休是完全没有区别的,只要本人的基本工资相同,养老金完全一样。
但是现在的养老保险制度,注重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有很多,别说工龄差5年,就是工龄差一个月,养老金也能整出个差别。
比如说,山东省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如下样子:
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又有专门的计算公式。
像基础养老金,主要和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三个因素相关。如果平均缴费指数是0.6的话,每缴费一年可以多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如果多缴费一个月,可以多领取0.8%×1/12的社平工资。如果说社平工资为6000元,实际上基础养老金就能够多4元每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假设缴费基数是4000元,每缴费一个月进入个人账户是320元,如果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因此每月可以领取2.3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至于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针对当地建立个人账户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的,并不是人人都有。不过工龄35年和40年的老人,肯定是都有这一部分计算的。毕竟1992年我国才建立起养老保险制度。一般来说,工龄越长,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年限越多,过渡性养老金也会越高。
所以,如果就2023年目前的情况来看,工龄35年要比工龄40年,养老金高个500~800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后期缴费基数低的话,也能相差个三五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