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热时候是三伏天,月份为7-8月。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扩展资料三伏天注意事项:
1、避免冷风直吹,长时间吹,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夜晚睡觉时,门窗别开小缝儿,以防虚邪贼风。吹空调的时候要注意,不可对着颈椎直吹,也不可在大汗淋漓的时候,直接进入寒冷的空调房,否则会引发疾病;空调温度要适当,建议在26摄氏度左右;吹空调时,要经常开窗,确保室内外空气的对流,换气通风。
2、自主活动,多出出汗,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待在屋里不想出门。其实,欲祛湿排寒,归根结底是要增加自己的阳气,阳气旺,自然寒不侵体。所以伏天应该适当出门活动,出出汗、长长阳气。但是夏季锻炼讲究轻缓,不可剧烈运动,不然阳气随着出汗就排泄了,气受伤了,水湿的代谢受到影响,内湿又出来了,最终湿气还是没有去掉。特别是身体虚弱者不耐暑气,可在晨昏之时,适当外出活动。
夏天最热的时候是在三伏天,三伏天中最热的是中伏和末伏,民间有“头伏日头二伏火,三伏烤得没处躲”的农谚;三伏天中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者二十天。
三伏天的计算方法:
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一般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简而言之,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第4个庚日到第5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1个庚日到第2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