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生活常识内容页

端午节吃哪五红

端午节吃哪五红

端午节吃“五红”指的是五种带红色的菜肴,有着“辟邪避暑”的寓意,传统五红食物有苋菜、烤鸭、鸭蛋、龙虾、黄鳝;不同地方的五红也有区别,这一点并没有具体食物要求,只要能凑齐五种红色即可。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到了这一天, 请您老传统别忘,记得吃“5红”,寓意赶走霉运,迎财纳福。

端午节吃哪五红

过了这么多年的端午节,很多人还不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意思吧?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端”在古汉语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所以到了端午,要多吃一些时令美食,摆脱霉运,迎接福气。 那老传统说的“5红”是哪些美食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鸭蛋黄

清明节前后,民间一般人家就开始忙着腌上一批鸭蛋,因为这是“清明蛋,好当饭”。鸭蛋腌到端午,淡咸适度,正好食用。最好的咸鸭蛋红心流油,是夏日补钙之上品。

南京人不仅喜欢在餐桌上就着咸鸭蛋吃烫饭,过去还喜欢打上彩线络子,把咸鸭蛋装在里面挂在小孩的胸前或者手腕上。

端午节吃哪五红

2、黄鳝

黄鳝又称鳝鱼,或称长鱼,因为江南一带池塘比较的多,而且还有些人种稻子,这样的环境黄鳝特别的喜欢,其次,此时也是吃黄鳝的最佳季节,自古就有“五月黄鳝赛人参”之说。

端午节吃哪五红

黄鳝的做法相对来讲比较的简单,有时候会直接炖汤,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拿来爆炒,黄鳝的就一根三棱刺,肉质又特别的细腻,搭配上家里的紫苏就是一道非常下饭的菜了,在吃的时候,再来点酒,老人常讲,喝了酒更会说话一些。

端午节吃哪五红

3、黄酒, 中国黄酒有着几千年的历史,黄酒同时也和啤酒、葡萄酒一起在国际上称之为世界三大酿造酒。中国黄酒发源于浙江绍兴,随后经过传播,黄酒酿造技术也在我国普及开来,酿造黄酒的技术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域的变化不断的经过改良,但是始终保持着传统的酿造工艺。

黄酒在我们这里主要选用山西和本地产的小米、红酒谷作为酿造黄酒的原料,听老人讲,传统黄酒的酿造都要选用小米作为原料,因为小米色泽黄亮,同时小米更加的养生。 我们自己家庭手工酿造的黄酒全称人工煮酒,最大限度地保持黄酒的原味。

端午节吃哪五红

4、苋菜

苋菜是五月的时令菜,从小吃到大的一种蔬菜,这种菜的产量很高,都不需要刻意去种植它,地里如果有现苋菜的种子,第二年就可以长出一片苋菜来,所以这种蔬菜基本也不打什么农药,口感软糯非常下饭。

端午节吃哪五红

苋菜的烹饪方式简单,准备好大蒜,把它拍扁切碎,锅中放入猪油,烧热以后放入蒜末,然后把苋菜倒进去炒就可以了,我们在烹饪之前也可以用盐揉搓一下,这样它会更软糯一些,同时炒出来的汤汁也更浓郁。

端午节吃哪五红

5、烤鸭

在江苏南京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离开,不同的地区鸭子的烹饪方法也不一样,而在我们当地,大家会选择买上一只烤鸭。烤鸭外皮黄黄的颜色,会变得特别的酥脆,然后切成块,就可以直接吃了。

端午节吃哪五红

烤鸭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建康,当时《食珍录》中已记有炙鸭。朱元璋建都应天(南京)后,明宫御厨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鸭制作菜肴。为了增加鸭菜的风味,厨师采用炭火烘烤,成菜后鸭子吃口酥香,肥而不腻,受到人们称赞,即被宫廷取名为“南京烤鸭”。

最早的端午是拜祭龙祖,后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如今的端午,是阖家团圆,品尝家常美食的日子。在端午缅怀先人,也寄托了人民迎祥纳福的愿望。端午节快到了,您一定记得吃“5红”哦,赶走霉运,迎财纳福。

端午节习俗:

1、扒龙舟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人们通过祭龙,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2、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

3、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4、放纸鸢

纸鸢,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殃”。

5、洗草药水

草药水,即是古籍记载的沐兰汤,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6、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   

7、打午时水

端午节"打午时水”是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的传统习俗。古人把端午当天打上来的午时水视为大吉水。

8、浸龙舟水

端午前后的强降水,人们称之为龙舟水、端阳水、发龙水、龙降水等,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

9、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10、贴午时符

旧时广东一些地方有贴“午时符”的习俗。午饭后,家家贴“午时符”。符条上面用朱砂写上“五月五日午时书”等字样,然后挂在门上涂上朱砂用来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