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生活常识内容页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当地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刘圣明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40年来,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经济迅速发展,我们的国家富强了!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随之人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食住行,是泛指穿衣、吃饭、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它出自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衣食住行最能反映国家的富强与贫穷、社会的进步与落后。我的家乡是枣庄市市中区光明路街道东龙头社区,从孩提到学龄,从小学到中学,从高中毕业到参加工作,我一直住在农村,对于农村所发生的一切,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如指掌。下面我就自己身边的穿衣、吃饭、住房、行路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加以比较和阐述。

一、穿 衣

记得在改革开放前的若干年,农村很少有穿新衣服的,只有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赶集上店、参加喜宴时才穿新衣服。所以小孩子特别是小女孩就盼着快过年,父母给做新衣服。平时成年人都在地里劳作,哪还讲究什么穿戴。冬天一般都能穿上棉袄、棉裤,家庭条件好的,棉衣里面还穿秋衣、秋裤或衬褂、衬裤;条件差的,上身只穿棉袄,里面不填衣服,叫“空芯棉袄”;下身只穿棉裤,里面不填秋裤或单裤,叫“空芯棉裤”。个别困难户,天气很冷了还只穿一条单裤,叫“灯笼裤”。衣服穿破了是不舍得马上就扔的,总要打上补丁再穿。当时农村有句口头禅:“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说一件衣服至少要穿九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那时候实行计划经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供不应求。棉花和布匹都很紧张,棉布要凭《布票》买。当时上级每人每年发二尺六寸《布票》,后来增加到每人每年发三尺三寸《布票》,做衣服要凭《布票》到供销社去买布。记得当时有传言说,外国人嘲笑中国人是“三个人合穿一条裤子”。那时候,走在大街上一眼望去,不管男女老少、工人、农民、学生都是青一色的深色衣服,没有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服装;那时候,从来没见过女性穿裙子,小姑娘、大姑娘也不穿裙子,要说见到穿裙子也只是在宣传画或电影上见过,可见人们的生活色彩是极端单调的;那时候,农村的男人们在春、夏、秋三季,一般都不穿鞋,穿“呱嗒子”,所谓“呱嗒子”,现在已经多年见不到了,是用马车轮子外胎做鞋底,前头钉两道邪插花二指宽的皮带护住脚面,后头钉个鞋后跟(也有没鞋后跟的),系上两根鞋带,雨天晴天都能穿,不怕趟水,不怕踏泥,不怕灌土,不淌脚汗,不捂脚,是农民脚上的首选,小孩子一般都是赤脚丫子,谁要能穿上一双球鞋,他家一定是工人或是富裕户,基本上没有穿皮鞋的。那时候,农村刚兴用化肥,叫“肥田粉”,大概是舶来品,外面是用颜色黄不拉及的布袋包装,由于缺少布,农民就把布袋拆开做成裤子穿,当时在农村很时兴。那时候,在“文革”初期,男男女女头上都戴一顶黄帽子,那是最时尚的流行色,有的还别上帽徽,感到很风光,女性没有烫发的(男性更没有),男性也没有打领带的(女性更没有);那时候,在农村都是穿打补丁的衣服,裤子在屁股处磨坏了打补丁叫“换后腚”,膝盖处磨坏了打补丁叫“换裤肤子”,褂子在胳膊肘处磨坏了打补丁叫“换胳膊曲子”,褂子在肩膀处磨坏了打补丁叫“换探肩”。记得母亲为我买了一尺半白的确良布,在裁缝铺做了个衬领,农村叫“假领子”,我穿在里边,到学校去,同学们见了,还以为我买了一件新衬衣呢。在夏季谁要是能穿上的确良的衣服,那就是最赶时髦的了。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70年代农民进城的穿着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物质生活也不断提高,人们的衣着穿戴也逐步变得丰富多彩了,市场上的衣服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花色品种多样化,而且价格高低不等,一件衣服价格高的有几千元、几万元,甚至更高;价格低的有几十元、十几元,甚至更低。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但是绝大部分消费者还是追求名牌服装。城里有些好穿的女性,家里的衣服多了占用空间,每隔一些时间就清理一次,将过时的衣服包一包送给农村的亲戚穿。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现代服饰档次高品种多

现在服饰已经不仅仅是人们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气派、身价,张扬个性、展示风采的必不可少的方式。人们穿衣已经不成问题,穿鞋更不在话下。走在现在的大街上,男士们西装革履,礼服领带,风度翩翩;女士们时尚裙装,五彩缤纷,风姿绰约。但是,也有衣服带破洞露肤露膝的,那是“乞丐服”,是一部分年轻人追求的一种社会潮流,正可谓“玩味破烂牛仔裤,打造街头弄潮人”。

二、吃 饭

在50年代初期,我国粮食是匮缺之物。三年自然灾害,更是雪上加霜,百姓生活饔飧不继。城里市民吃供应粮,每人每月27斤,根本不够吃,人们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农民吃饭靠集体,生产队组织农业生产和产品分配,地里打的粮食,生产队拣最好的先交爱国粮,再留足种子,其余分到农户,就是基本口粮了,粮食不够吃,就用糠菜作补充。如遇旱涝灾荒歉收之年,农民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在改革开放之前,农村是集体经济,没有个体工商户,谁要偷偷摸摸地做点小生意、干点小商小贩,叫做“投机倒把”,是“资本主义的尾巴”,要立马割掉。没有个体工商户,市场就不繁荣了,食品非常单调。像油条、麻花、馓子之类的一般性食品,在城里和农村都是见不到的。当时是大集体,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生活资料都是凭票供应,在我的记忆中有《油票》、《肉票》、《糖票》、《酒票》、《糕点票》、《鸡蛋票》、《豆制品票》,还有《茶叶票》、《粮票》等等。《粮票》还分全国通用粮票和各省地方粮票,我们用的是《山东省粮票》,到江苏、安徽就不能用。如果到外省出发,就要想法把《山东省粮票》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否则,在外边就要饿肚子。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70年代农民吃饭都很简单

那时候,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大人小孩都是面黄饥瘦。农民最普遍的粮食就是地瓜和地瓜干,当地农民普遍称之为“芋头”和“芋头干子”。因为种地瓜比种粮食作物高产,为满足广大农民生活需要,生产队就大面积种植地瓜。地瓜叶子人也能充饥,地瓜秧还能喂牲口。地瓜秧前头三四十公分长的部分比较嫩,农民就把它掐下来,切细晒干,称为“芋头笼子”,冬天再拿出来掺上豆面子烀着吃,或者掺上豆面子团成窝窝蒸着吃。所谓窝窝,也叫窝窝头,就是下面带眼的馍馍(不是白面的)。地瓜真的全身都是宝,数以万计的农民都是靠它来养活的。鲜地瓜用窖子或井窖子窖起来,但也放不了几个月,容易长黑斑、腐烂,于是就切成地瓜片晒干,冬天都吃地瓜干煎饼。有的为了好磨或好烙,要少许掺一点粮食。新烙的煎饼好吃,会吃得多。我村的王某某,我喊他二哥,他家那个二嫂子就是不舍得吃新煎饼,要放到长毛再吃,这样就能省煎饼。现在这话说起来让人们感到不可思议,其实当时就是这种情况。

那时候,农民吃不上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有时候能吃上棉籽油,但是不好吃。农民也很少吃肉,到肉店里买肉是凭《肉票》供应,那时瘦肉卖不出去,人们都是买肥肉,买肥肉不是为了吃肉,而是为了炼荤油,农民的主要食用油就是用肥肉炼的荤油。为了让荤油能放得时间长一些,不变坏,炼油时要加一些盐,这样就能吃很长时 间而不变质。那时的猪肉七毛三一斤,鸡蛋早先是三分钱一个,后来长到五分钱一个,再后来就按斤称,六毛多一斤。农民喂鸡产蛋,一般不舍得吃,要用它换钱买盐吃,食盐是万万不能缺少的,因为腌制咸菜是主菜。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现在的餐桌上都很丰盛

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小市场、大集市、超市、专卖店、副食品商店,到西式餐饮店;从早点、地摊、小吃铺、大酒店,到豪华大酒店等等,能够满足各种不同档次、不同品位、不同口味、不同爱好的食客的不同要求。各种传统食品,各种糕点,各种副食品在市场上都能买得到;各种五谷杂粮,各种蔬菜鲜果,各种鸡鱼肉蛋在市场上应有尽有。现在一般家庭吃饭也炒2—4个菜,人们不再为吃不饱饭而担忧。一般性的家庭,全家人光顾大酒店聚餐,已是司空见惯;平常的居民百姓,家中来了客人,邀进酒店喝酒聊天,更是习以为常,这在改革开放之前是没有的。现在的人们讲究粗细搭配、营养均衡,绿色食品深入人心。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对孩子,所担心的是营养过剩问题;还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女性,所关心的是如何减肥的问题。

三、住 房

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居住条件比较差。在五六十年代,农村盖屋都是用泥土裁墙,或土坯垒墙,或烂石头垒墙。盖屋打基础用石头,上面是土墙,屋内用泥巴泥墙,泥巴干了还会出现很多裂缝,冬天就能感到透凉风。家庭条件好的或是娶媳妇作新房的,屋内要用白石灰水粉刷一下。屋顶一般是铺秫秸,压泥,上面苫(shàn)麦穰(麦草)。那时到农村看看,都是陈墙老屋,进屋都是黑乎乎的。因为冬天要在屋内生火取暖,所以墙壁都是熏得黑黑的。土墙外面怕雨淋,有的就用秫挠子(去掉高粱粒的高粱穗)把墙从下到上、一层一层的用泥巴粘上。有些老年人冬天怕冷,就住进地屋子。所谓地屋子,就是在地上挖个六七十公分深的长方形土坑,上面搭成起脊小屋顶,屋檐紧贴着地面,屋门朝南可进阳光,再生火取暖,由于人在地下能保温,不透风,冬天要比地上暖和得多。到了七十年代就以烂石头墙盖屋居多了。所谓烂石头墙,就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头垒墙,用烂麦穰作洋筋和(huó)泥当粘合剂,条件好的还用上了沙灰(石灰沙子和在一起),这种墙就比土墙结实了许多。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70年代农村的老屋土墙

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农村建房就比较讲究了,要专门到山上或岭上启石头运来建房,垒墙要按行(xíng),就是同等厚度的石头垒在一排,用白沙灰作粘合剂,再用白灰勾外墙缝。房顶是用秫秸扎成秫秸把子搭上,秫秸把子上面压泥,再苫上麦穰或黄茅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到九十年代农村建房就更讲究了,石头墙一律按行(xíng)垒,或者是砖墙,用水泥砂浆作粘合剂,用水泥勾外墙缝。瓦顶或是盖水泥板的平顶房。再往后就更先进了,农村建房绝大多数是两层楼房,墙体是砖混结构,上下水泥圈梁加抗震柱,楼顶全部是钢筋水泥整体浇铸,据说能抗八级地震。

我记得很清楚,在五六十年代,农村有一句羡慕城里工人美好生活的谚语:“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简直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的生活目标。现在回头看看是小菜一碟,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建设发展如骏马扎翅——一日千里。原来的东龙头村,现在变成了东龙头社区;原来的农村农民,现在变成了城市居民;原来靠种地吃饭,现在无地可种照常吃饭;原来住草房黑屋子,现在住楼房亮堂堂;原来娶儿媳妇要自己盖房子,现在娶儿媳妇要在城里购买楼房。人们的生活水平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目前政府正在大面积地搞棚户区改造,城市面貌和居民居住条件将有更大改观。为使居者有其屋,政府还建了一批经济适用住房,供低收入家庭居住。时至今日,城郊农村在城里购房,已成为农民的一大时尚,特别是为儿子结婚,不少人都在城里购房。十几年前枣庄房价约三千多元一平方米,现在已达一万多元,尽管房价居高不下,但是还供不应求。其住房条件变化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今天,人们对居住标准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小区,有花园式小区,有开放式小区,也有封闭式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小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品味的提升。随之住房装修成了热点,风格多样的高档装修丰富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人们在追求房子宽大的同时,还追求居住环境位置的优越,如在学区内选房便于孩子上学、在商业区附近选房便于购物、在东湖附近选房便于开窗看湖光景色等等,以及追求各种配套设施的齐全,要求住得舒服,住得开心,住得有品位等等。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高层民居应运而生

由于人们居住条件的提高,使得枣庄城区高层民居应运而生,城市建设扩大了,街道拓宽延长了,枣庄品位提升了。特别是新城区,高楼大厦遮天映日,往年还是荒山岭,而今是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扶摇直上,令人感叹不已。目前城乡人民的居住条件已今非昔比,日新月异。

四、行 路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枣庄道路状况很差,只有枣庄——峄城的大路像个样。当时枣庄城区还很小,从三角花园向南到老枣庄三中学校,这段路两边没有什么厂企单位。现在的立新小区,原来是窑神庙村,“文革”时改名为立新村。路东是1958年大炼钢铁时新上马的联合钢铁厂,也就是在现在的枣庄市疾病防控中心处,再向南有一片炼焦池,再别无他物。大路两旁是成行的大杨树,再向外就是大沟。从老枣庄三中学校向南到垎塔埠,大路边除了有南龙头村、北龙头村之外,大路西侧是沟,沟西侧是铁路,大路东侧也是沟,沟东侧是一望无际的庄稼地。枣庄——峄城的大路是沙土路,也是枣庄最好的路,汽车一过,尘土飞扬,行人睁不开眼睛,晴天一身灰,雨天离车近了溅一裤子泥沙。加之枣庄是煤城,路上一层黑煤粉。夏天穿白衣服,只要出门就得天天洗。当时有一句调侃话:“枣庄煤城尽招灰”。枣庄城里马路上多是运煤车,有独轮车、地排车、手扶拖拉机、四轮拖拉机和解放牌汽车。为多拉快跑,解放牌汽车,后边还要带个拖斗,每车煤炭都是装满带尖,车一颠煤炭就撒落一路。城里马路上天天都有扫煤的人,一天能扫好多煤,这些煤炭即可留作自家烧,也可以卖钱。城郊道路或乡村之间的道路就更差了,全部都是土路,下雨走路就蹅泥。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70年代农村用独轮车接新娘

人们出行都是安步当车。远路可乘车,近路靠双脚,一个村有自行车的户是凤毛麟角,在工人家庭中有自行车的也占少数。那时候兴国防牌自行车,是由公私合营青岛自行车厂生产的,分为载重型和普通型,俗称“大国防”,“小国防”,到1967年就改为生产金鹿牌自行车。农村娶亲有的用独轮车接新娘,如果用“永久牌”自行车接新娘,就很风光了。在七八十年代,自行车是高档代步工具,记得我在十几岁时跟父母走亲戚,十里、二十里的路都是靠步行。

改革开放以后,枣庄的道路也有了飞速发展,政府提出的口号是:“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最早是1982年四川省眉山县县长徐启斌在加宽改造全县公路建设时提出的,同年国家交通部在眉山县召开全国交通现场会议时,推广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并得到中央书记处的认可,这个口号对我国道路交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我市的城市道路、城郊道路、乡村道路状况逐步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到九十年代农村自行车就比较普遍了,自行车有大轮、小轮之分,大轮的是金鹿牌自行车,小轮的有天津生产的飞鸽牌自行车、上海生产的永久牌自行车,最好的是上海产凤凰牌自行车,被选为中国轻工产品的代表,成为中国政府赠送外国贵宾的官方礼物。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等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时,都曾将凤凰牌自行车作为国礼赠送给国外领导人。到21世纪初期枣庄开始有了电动车,并快速发展,逐渐普及。摩托车的发展速度也很快,还逐渐有了私家轿车,自行车随之淡出人们的视线。如果有人还骑自行车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老年人不会骑电动车,二是为了登自行车锻炼身体。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近年来私家轿车猛增

改革开放,时至今日,枣庄城区道路、高速公路的发展变化真是太大了,全部是柏油路面,宽阔平坦,快车道、慢车道、BRT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明。晴天无灰尘,雨天更清新。特别是近几年来政府大力创建卫生城,到处街道路面干干净净,面貌一新;现在农村的道路也是前所未有的变化,道路村村通,全部硬化,城乡人民的行路条件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私家轿车城里几乎家家都有,并且不止一辆两辆,我家三个孩子,三个小家庭都有车。有的同事说:“双休日孩子们都回家吃饭,我家的轿车就能建个小车班。”现在的城乡居民出行,近路有电动车、摩托车、私家车、公交车、BRT快速公交,远路的有火车、高铁、轮船、飞机,真是太方便了。

总之,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些都是举世公认的,我们这些退休干部都是见证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对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我们振奋高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