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期间,人人都心慌慌的,稍有点不对劲就认为自己被感染上了,以至于自己将自己给吓到了。若是不能够确定自己是否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那么就来尝试吓新型冠状肺炎自测方法,可以通过这个放来来测试自己是否感染。
1、是否有相关症状出现
目前,感染者的症状已经很明显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者,一般都会以发烧、干咳、乏力等症状为主要的表现,症状会随着时间逐步加强,在一周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凝血功能障碍等表现。所以新型冠状肺炎自测的时候,可以通过观察相关症状来判断。
2、是否和病毒携带者接触或者出入过疫情高发区。
既然新型冠状肺炎是一种很强的感染性病毒,自然是需要有感染源的。所以,在自测自己是否感染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是否有和病毒携带者接触或者出入过疫情高发区等方式来进行基本的判断。
3、自测评估系统
当然,以上两点都只是粗略的进行判断,准确度只能说是一般,也只能提供基本的自测。若是还对是否感染有疑虑,则可以通过新型冠状病毒自测系统进行自测,据了解,该系统导入的自筛问题量表系在董家鸿院士指导下,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诊疗指南,由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疫情防控专家组设计,并经中国医师协会组织传染病学、呼吸病学、急诊医学、全科医学四大领域多名权威专家审定。人们自要通过回答系统中相关的问题,就能够得到相关的结论了。
总得来说,一般自测也只是基本上的判断而已,要真正的确诊还是需要专业的设备的。
在感染新型肺炎之后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烧、寒颤、乏力和干咳的症状。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的临床症状来判断自己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由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之后引起的临床症状和流感极为类似会比较容易出现误判,所以我们只能根据临床症状和自己的行动轨迹初步自查是否患病,如果想要确诊还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确诊时要结合肺部影像学检查和核酸检查以及临床症状等判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开始的征兆为发烧或者轻微的咳嗽,有的人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浑身乏力,倦怠,没有食欲等症状。
而一旦出现这种症状,要及时的前往医院。通过新冠病毒的抗体以及核酸的检测来明确是否感染了习惯肺炎,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该病毒的致死率约为百分之2到4%,所以,一定要警惕这种病毒的严重性,尽快就医。
以上健康科普知识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由专业医师进行判断。切勿自行诊断、治疗。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的定义是什么:
百姓所说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又称“伤风”、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引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 ,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病,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目前主要传染源。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那么,两者的症状分别是什么呢?
普通感冒临床症状较轻,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明显,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发热不明显,没有呼吸困难和急促,咳嗽出现时间较晚,并发症少,基本3~5天自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乏力等,无肺炎表现。部分感染患者早期病情平稳,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甚至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另外,从危害严重程度上来看,普通感冒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和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