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健康知识内容页

偏头痛症状及分类有哪些?

偏头痛症状有哪些?

1.先兆性偏头痛

常伴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可见颞动脉突出,头颈部活动使头痛加重,睡眠后减轻。大多数患者头痛发作时间为2小时至1天,儿童持续2~8h。头痛频率不定,50%以上的患者每周发作不超过1次。女性患者在妊娠第2周或第三个季度及绝经后常见发作缓解。其次为躯体感觉先兆,如一侧肢体和(或)面部麻木、**感和感觉异常等;运动先兆较少可表现单肢无力;也可出现轻度意识模糊、症状轻微的失语、头晕、步态不稳和倦睡等。

2.无先兆的偏头痛

也称普通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类型,约占偏头疼患者的80%,鲜有家族史。缺乏典型的先兆,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微而短暂的视觉模糊。常为反复发作的双侧颞部及眶周疼痛,可为搏动性,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发作时常有头皮触痛,呕吐偶可使头痛终止。头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日。发作期间或发作后通常无神经系统体征。普通和典型偏头痛的一种有用的床边检查是,压迫同侧颈动脉或颞浅动脉可使头痛程度减轻。药物可以部分控制的偏头痛一般不会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头痛程度可逐渐减轻,发作次数也逐渐减少。

3.特殊类型偏头痛

偏头痛发作期或头痛消退后可伴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包括偏瘫、偏侧感觉缺失、失语或视觉障碍等。

(1)偏瘫型偏头痛

临床少见,多在儿童期发病。偏瘫可为偏头痛的先兆症状,可单独发生,亦可伴偏侧麻木、失语、偏头痛消退后偏瘫可持续10分钟至数周不等。部分婴幼儿有偏瘫而无头痛,间隔数周出现交替性偏瘫,可完全恢复,不遗留任何神经系统症状。

(2)基底型偏头痛

较多见于儿童和青春期女性,多有家族史,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关。出现头重脚轻、眩晕、复视、眼球震颤、耳鸣、构音障碍、双侧肢体麻木及无力、共济失调、意识改变、跌倒发作和黑目蒙、视野缺损等视觉先兆,先兆症状持续20~30min,然后出现枕部搏动性头痛,常伴恶心,呕吐。

(3)复杂型偏头痛

症状同有先兆的偏头痛,先兆在头痛发作过程中仍然持续存在,延续时间在1小时至l周之内。偏头痛是突出的临床表现,伴同向性视野缺损,感觉、运动功能缺失等症状。少数病例有偏头痛相关性脑梗死病因,如儿童线粒体melas、成年人罕见的血管病cadasil等。

(4)偏头痛等位症

老年人和儿童可出现反复发作症状,约20%的偏头痛患者有此体验,它与偏头痛先兆不同,因其无后继的头痛,但可出现任何复发性、短暂性或发作性的器官功能障碍。

(5)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当偏头痛发作开始时或发作后头痛逐渐消退之际,头痛侧出现眼肌瘫痪,动眼神经最常受累,有的病例同时累及滑车和外展神经,引起眼肌麻痹,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通常比头痛的时间长。

(6)晚发型偏头痛

45岁以后发病,发作性头痛可伴反复发作的偏瘫、麻木、失语或构音障碍等,每次发病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基本相同,持续1min一72h。应排除tia和rind等。

(7)视网膜动脉型偏头痛

临床特点表现为多见于年轻患者,先兆常表现闪光暗点、视野缺损及单眼黑蒙,偏头痛发作时可出现单侧盲,数日后视力可部分恢复。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水肿,偶可见樱红色黄斑,可能为视网膜动脉痉挛所致。

(8)经前期头痛

75%一80%的经前期偏头痛患者在妊娠期间发作停止,其余患者在妊娠前3个月发作减少。通常随年龄增长,发作频率和程度减轻,但有些患者更年期后发作反而更重。麦角可减轻或加重头痛,避孕药可增加发作频率。

(9)儿童偏头痛

多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头部外伤后,表现为严重头痛,伴有视力丧失、意识模糊、好斗及激惹行为等,症状持续数小时至数日。患儿可仅出现跛行、面色苍白、发热、腹痛及呕吐等,常使人疑诊阑尾炎,称之为周期性综合征。另一特殊类型是发作性平衡不稳。

4.偏头痛持续状态

①患者日常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常试图通过增加麦角胺或其他药物剂量解除头痛,但即使应用较大剂量,甚至加用**类药物也只能暂时缓解;②常见麦角胺类毒性症状或安眠药成瘾;③患者应住院治疗,停用麦角胺和安眠药,可用皮质类固醇静脉滴注,系统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

5.丛集性头痛

表现为一段时期中每目于固定时间以固定形式反复密集地头痛发作,尔后有较长的缓解期。30—50岁多发,男性较多见。常于夜间突发,一侧眼眶、球后或额颞处疼痛,伴局部皮肤发红、发热、流泪及流涕,持续半至2小时。(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