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进入“可怕的2岁”时,很有可能上一秒,娃还是乖巧听话的小绵羊;下一秒,就可能化身“熊孩子”本尊:顺我者,你好我好大家好;逆我者,我哭我闹奈我何!
孩子的2岁到底有多可怕,恐怕只有经历过的父母才会懂,应对2岁宝宝,你需要有用不完的力气、用不完的耐心,然后慢慢熬。
01、2岁宝宝特有的表现2岁以前,大多宝宝都是乖巧、听话的天使宝宝;而2岁之后,他们逐渐有了自我意识,进入人生的第一叛逆期,他们会尝试用语言或行动来挑战父母的权威。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到了2岁以后,逐渐有了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最大的转变就是“爱哭、不听话、喜欢对着干”:你让她吃饭,她偏不吃;你让她坐着,她偏要到处跑......其实,这就是孩子成长的表现。
·2岁女儿干过的那些事儿
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可2岁左右的女儿,只让我感觉到了绵里藏针、漏风,一点不温暖。
·“我偏不听你们的”
有次,几个小朋友来家里了,老婆拿出一盒巧克力,让女儿给每个小朋友分一颗。在吃巧克力时,女儿不小心将口水滴在地上了,有孩子注意到后就笑话了她。
接下来她的反应,简直惊呆了大家,她竟然再吐了几口,当大家都阻止她,让她别再吐了,她却笑得更开心了,然后开始表演她花式吐口水。
最后,这场“吐口水表演”在她妈妈的一顿暴揍之下结束。当时,很不理解2岁的女儿,为啥总是不按常理出牌,总是喜欢与众不同,直到听了儿童行为研究专家何洁的话,才知道:女儿的这种行为,是正常的!
儿童行为研究专家何洁这样说道:2-4岁,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反抗叛逆期,他们常常会通过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来挑战权威或规则,从而凸显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认知。
·“我的事,我自己干”
还有次洗完澡后,女儿竟然跟一件衣服抗争了30多分钟,我跟老婆都轮流劝说道:我们可以帮你穿,但她偏要自己穿。
一个领口,两个袖口的衣服,她各种方式套头、转头......就是无法把头套进正确的口子。
看着执着又有些焦急的女儿,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实在看不下去的我,转身走出了卧室。
就这样尝试了30分钟过后,N次将头套进袖口后,女儿终于发怒了,扯下衣服,又撕又扯不说,还扔在地上,不停地用脚踩,然后抱着衣服躺在地上大哭。
想做又做不好,可能是2岁女儿特有的无奈。
究其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去做;奈何大脑功能发育不够完善,很多时候都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就导致很多事情都做不好。可无法接受挫败感的他们,就会通过哭闹、发脾气来缓解,但在家长看来,就是孩子“作、无理取闹”。
02、如何正确引导2岁宝宝虽然宝宝在2岁时,时常被“嫌弃”,但2岁时,也是塑造孩子性格的关键期,父母若能给予正确科学的引导,不仅可以避免“可怕的2岁”,还能让孩子收获良多。那么,家长到底该怎么做呢?
“哈佛学前项目”总负责人伯顿·怀特,经过37年的儿童心理与行为研究,总结出了应对2岁孩子的教育方法,总的来说就是:接纳理解孩子的情绪;其次,设置规则,做到忍让有度。
①理解孩子的情绪,教会其用语言表达
女儿2岁时,仿佛就像一个“小刺猬”,哪个说她,她就和谁“杠上”,一言不合就哭,无论怎样哄都没用。
面对这种情况,我跟她妈妈采取的策略就是:由她哭吧,大人该干嘛干嘛;等她哭完安静后,再过去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蹲下来问她:“你是因为某某不满足吗?”
在得到女儿认可后,我会再问她:“那你是不是很难过呢?”
然后会再告诉女儿,这种情绪就是不开心,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告诉爸爸妈妈:你很不开心,然后说出你的想法。
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发泄情绪,又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同时还能教会孩子用语言表达情绪,多棒!
②设置规则,做到忍让有度
2岁左右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会开始用哭闹来挑战父母的权威,如果父母某次没抗住、妥协了,那这个小机灵鬼就会记住“哭闹”这个标准,下次有机会就会再次使用。
这也就是为什么部分上了幼儿园的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闹不止。究其原因,就是“哭闹”这个方法“百试百灵”,因此,父母在孩子2岁左右时,就要设置规则,以防孩子养成“哭闹思维”。
伯顿·怀特对此表示:面对2岁的孩子,父母有必要设置一些行为准则,并让孩子知道这些准则的存在,同时要有坚定的执行态度,不能让准则成为“纸上谈兵”。
值得注意的是,也并非事事都需要定规则,只要一些不涉及孩子健康和安全、不影响他人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行使自己的权利。比如穿什么衣服?买什么玩具?
但在此期间,孩子也可能会用各种行为来试探父母的底线,此时,父母就需要态度坚定,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
总而言之,2岁的宝宝正处于叛逆期,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只要父母给予正确的引导,“熊孩子”宝宝也能变“天使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