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婴儿最佳的营养来源。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最好能坚持一年。但是在喂养期间,可能会有很多情况干扰母乳喂养的实施,其中妈妈生病可能是较为常见的。原则上,生病的妈妈应该接受一定的药物治疗。可是这些药物是否可以影响到宝宝,往往是妈妈最为关注的问题。
究竟妈妈用药该有哪些禁忌,还得针对各种具体药物进行分类分析。
1.抗感染药
这类药物在母乳喂养期间使用的频度较高。其中很多药物也可直接用于婴儿的感染。由于母乳内的药物浓度远远低于婴儿直接服用药物产生的药物血液浓度,所以,母亲在哺乳期间使用多数抗感染药物对婴儿都不会造成损害。
但是,在母乳喂养期间,妈妈不能服用磺胺类、四环素、甲硝唑和奎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药物;如果不得不服用,则必须停止母乳喂养。
2.退热药物
常用的退热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等。
前两者母乳中的含量极低,对婴儿影响极小;而后者的代谢产物——水杨酸虽然在母乳中的含量也不高,但婴儿代谢水杨酸的能力极差,因此我们一般不推荐使用。
3.治疗胃肠疾患药物
? 母亲哺乳期间使用一些H2受体阻滞剂,比如法莫替丁、雷尼替丁、西米替丁等,是相当安全的。因为这些药物都可以直接用于婴儿,治疗他们出现的胃食道返流问题。另外,奥美拉唑对接受母乳喂养的婴儿来说也十分安全。
? 患有炎性肠病(比如:克隆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的妈妈,必须同时或连续接受多种药物的治疗,包括激素的口服或灌肠治疗,以及柳氮磺胺吡啶等抗炎药物治疗。这些药物很快会从母亲体内清除,母乳中的含量中极低,因此妈妈服用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是,抗代谢药物,比如甲氨喋呤,在乳汁中含量较高,具有潜在细胞毒性作用。如果妈妈必须服用这类药物,只能终止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