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在工作中的严谨和端庄,劳春燕在生活中是一个“接地气”的人,
她没有主持人的架子,也会在晚上跑步健身、和朋友们嗦粉吃宵夜,
而这样优秀又有烟火气的劳春燕,身边自然也不乏追求者,
但劳春燕一直是个追求完美的人,
无论是在事业上精益求精,在对待感情也一样,没有合适的人就不会轻易交付真心,
而出现在她生命中的这个人,也有着其他人无法取代的地方。
裘正义同样毕业于复旦大学,在新闻行业工作,而且也是浙江人,
比劳春燕大8岁,不仅也是她的老乡,还是校友兼同行,
优秀的人就像两块磁铁,只要遇到了便会相互吸引。
裘正义和劳春燕的成长路径非常相似,从小就是名列前茅的优等生,
1982年的高考中,他以浙江省状元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并且在复旦大学一路读到了博士毕业。
毕业之后,裘正义曾留校任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之后又到了新民晚报工作,能力强硬的他不久就升到了副总编辑的位置,
同时也担任上海报业的副会长,发表过的作品更是获奖无数。
劳春燕和裘正义相识在一次工作中,
因为台里安排的任务,劳春燕来到了裘正义在新民晚报的办公室,
两个人相见恨晚,第一次见面就找到了知己的感觉,
知性大方的劳春燕,更是给裘正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之后因为工作关系,两人有了更多相处的时间,
而他们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对待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出奇一致,
相互欣赏、志同道合的两人很快对彼此产生了好感,
他们的关系也从知己上升为了恋人,不久后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一个是知名主持人,一个是优秀的总编,
劳春燕和裘正义的结合令很多人感到羡慕。
工作中,他们在多次合作和交谈中默契十足,
生活中,他们举案齐眉,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家里也总是堆满了书籍,
每到夜晚,他们都会一起窝在书房里,双双拿起书本阅读,
时不时畅所欲言聊聊对书中的见解和看法,
读到兴起之处,也会合上书本谈谈心得体会,
这样温馨融洽的场景,成了劳春燕和丈夫相处的日常,
也许在他人看来有些枯燥无趣的时光,
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再惬意不过的生活乐趣。
但劳春燕没有因为婚姻而停下事业的脚步,
200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法治报道》公开招聘女主持人,
劳春燕得知后立刻赶到了北京参加面试,
有着多年主持经验、主持功底醇厚的劳春燕击败了众多竞争者,
成功脱颖而出,收到了央视的录取通知书。
欣喜若狂的劳春燕立刻将好消息告诉了丈夫和父母,
并且决定要离开东方卫视,前往央视发展。
裘正义听到后也为妻子感到高兴,但也提出了担忧:“我们年纪都不小了,是时候考虑生个孩子了,但你要去北京发展的话,我们就得两地分居”。
而劳春燕的父母更是强烈地反对,
劝她道:“你在上海过得多好啊,为什么要去北京从头开始,再说你才刚结婚,难道不想要这个家庭了?”,
这些话对于劳春燕来说的确不假,
刚刚组建家庭的她还没有过几年稳定的婚姻生活,
而且央视人才济济,即使是在东方卫视站稳脚跟的劳春燕去了也很难有一席之地。
一边是梦寐以求的央视,一边是家人的担忧,
劳春燕选择了听从内心,她对他们说道:“我想趁着年轻去拼搏一把,不想给以后的自己留下遗憾”。
看着劳春燕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同样身为新闻工作者的丈夫理解了她,
尽管自己心中也有许多不舍,但还是和她一起劝说了父母同意,
他选择了鼓励妻子去攀爬央视这个新闻行业的金字塔,并且为她感到骄傲。
因此,每个成功女人的背后其实也有一个男人,
而裘正义就是那个支持劳春燕进步的男人。
34岁的劳春燕独自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途,迎接她的是一切未知,
因为工作还在交接中,她没有得到央视安排的宿舍,只能自己租房子住,
出租屋的条件自然是不敢恭维,时不时有小强来光顾,
劳春燕每天下班回到家,打开灯的第一件事就是打蟑螂,
而且北京气候干燥,身为南方人的她经常嘴唇干裂,甚至流鼻血,
她每天也要挤地铁上下班,又是还因为加班错过了末班车,
但初到北京的种种不适应,也丝毫没能影响她在工作的出色表现。
她主持的《中国法治报道》收视率节节升高,
节目中,劳春燕干练犀利的语言风格,沉稳大气的台风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劳春燕在央视的工作非常忙碌,而丈夫在北京也有自己的事业,
两个人能见面的时间少之又少,几乎一年才能见到三四次面,
裘正义体谅劳春燕在北京独自打拼的艰辛,只有要机会就会来找她,
而每次团聚,他们总是匆匆说不到几句话又要告别了,
短暂的相处时间,却让这对夫妻更加珍惜彼此。
2009年,劳春燕获得了央视领导的肯定,打算将她的工作重心转到国际频道。
而就在转岗交接的关键时候,她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
由于常年劳累,劳春燕的妊娠反应非常大,经常呕吐、吃不下饭,
而身边没人照顾,只能回到出租屋后自己照顾自己,
丈夫得知后非常心疼,想要放下工作赶来北京照顾她,
但劳春燕却体谅丈夫的不易:“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别担心”,
而为了不让父母操劳,劳春燕在电话中也总是报喜不报忧。
为了尽快适应主持的《今日关注》《中国新闻》两档节目,
劳春燕怀孕7个月时,依然努力克服了妊娠反应,挺着大肚子坚持在岗位上,
怀孕9个月时,劳春燕在北京生下了儿子“阿宝”,
赶来北京的丈夫和父母喜出望外,但看着瘦削的劳春燕也格外心疼,
等到儿子过了母乳期后,她就把儿子送回上海,交给丈夫和父母照顾,
骨肉分离时总是不舍,但劳春燕在事业和家庭中还是选择了前者,
忍着对家人和孩子的思念,继续奋斗在央视主播的岗位上。
之后几年里,先后主持了《焦点访谈》和《军情时间到》。
有了孩子后,劳春燕多了一份对家庭的牵挂,
一有空就会询问丈夫家中的情况,
而丈夫每次视频时都会给她报平安:“家里一切都好,你安心工作”,
每当她想念孩子时,丈夫也会抽空带阿宝去北京看她,从未有过抱怨,
这样的分居生活,劳春燕足足过了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