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劳春燕来到了上海电视台担任编辑记者,
虽然距离她梦寐以求的主播还有一定的距离,
但她也深知,这正是自己打好基础和向前辈汲取经验的好机会,
她从小到大的拼搏进取精神再次发挥了作用,
她没有像其他初入职场的新人一样抱有幻想,而是选择脚踏实地努力,
劳春燕对待工作的态度无比认真,无论是天赋还是努力都远超同辈,
在完成编辑工作之余,她每天都练习发声和播音的基本功,从未懈怠。
仅仅几个月时间,劳春燕的出色表现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她被升任为《今日报道》的主持人,正式开启了主持生涯,
这是一档需要专业素养的新闻直播节目,劳春燕非常重视这次的机会,
虽然是主持首秀,但她毫不怯场、落落大方,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1995年,劳春燕毫不意外地再次获得升任,
在新闻评论栏目《新闻透视》中担任责任主编和主播,
同时主持两档节目对于劳春燕来说是个挑战,
但她依然应对得游刃有余,将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工作上。
1998年,劳春燕担任深度报道栏目《星期视点》的主编、主持人,
她已经从懵懵懂懂的新人,变成了电视台里独当一面的知名主持人,
她参与的一则报道还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上海新闻奖一等奖,
此时的劳春燕,已经是上海电视台的台柱子,
无论在同事还是领导眼里都十分优秀,未来大有可为,
但劳春燕没有骄傲浮躁,她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
因为主持的都是经济新闻类节目,
她常常在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后,“挑灯夜读”自学经济知识。
2001年,为了提升自己在经济学领域的专业性,
已经阔别校园7年的劳春燕再次考入复旦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
她一边努力完成学业,一边继续着在上海电视台的主持工作,
尽管一天的行程都被塞得满满当当,但劳春燕从来不叫苦喊累,反而觉得很充实,
2003年,劳春燕从母校取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她的事业也更上一个台阶。
回到电视台后,劳春燕担任了人物访谈节目《人在上海》的制片人、主持人,
因为自己也在上海工作了多年,她对于“沪漂”的生活非常有感触,
劳春燕改变了这档节目对以往的主持风格,不再端着稿子念,
她亲切而大方地连线访谈对象,还会加入一些和观众的互动,
让这档节目更具有温度,收视率也大大提升。
2003年,劳春燕出任《人在上海》系列丛书的主编,
她将在主持节目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记录下来,收获了不错的反响,
更是让自己的主持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不久之后,东方卫视成立了,
劳春燕在上海电视台的成绩有目共睹,因此也被调到了东方卫视中主持多档重要的节目,
比如《东方夜新闻》《东方封面》和《今日新观察》,
劳春燕一直秉持着“好主持人首先是好记者好编辑”的理念,
在节目中,她主动担当制片人、编辑和主播的位置,全方位地磨炼自己的采编播能力,
在东方卫视期间,她主持了连宋大陆行、神六载人航空等多个历史性的新闻直播,
每当有重大新闻事件出现,台领导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劳春燕,
可见她的出色主持能力已经得到了一致的认可。
2004年,劳春燕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和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2005年的中国电视主持人年度颁奖晚会上,还获得了“中国最佳新闻主播奖”,
手里握着分量极重的奖杯,劳春燕感到非常欣慰:“多年的耕耘有了收获”。
在事业上春风得意,爱情也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
在东方卫视期间,劳春燕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裘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