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有赏菊花和山茱萸花的传统: 菊花 文化寓意:菊花在秋季开放,正值重阳节前后,其傲霜耐寒的特性被视为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菊花常常与高洁、长寿等美好品质相联系,这与重阳节尊老敬老、祈愿健康长寿的内涵相契合。
习俗表现:自晋代起,重阳赏菊就已成为一种风尚。
到了唐宋时期,此风更为盛行,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不仅喜欢观赏菊花,还常举办各种菊花会、菊花宴等活动。
在这些聚会中,人们饮酒赋诗,以菊花为主题进行创作,留下了许多赞美菊花的诗词佳作。
如今,每逢重阳节,各地也会举办盛大的菊花展览,展出各种品种繁多、色彩斑斓的菊花,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山茱萸花 文化寓意:山茱萸在古代被视为驱邪避灾、祈福纳祥的象征。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佩戴山茱萸,可以抵御邪气、预防疾病,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习俗表现:在唐代,重阳节插戴山茱萸的习俗十分普遍,无论是宫廷贵族还是民间百姓,都会在这一天头插山茱萸或佩戴山茱萸香囊出行。
许多唐诗中都有关于这一习俗的生动描写,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就形象地描绘了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情景。
虽然随着时间推移,这一习俗在现代社会不如古代那般流行,但在一些地区仍保留着相关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