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和涤纶都是常见的合成纤维,它们有以下区别: 原料与化学结构 尼龙:又称锦纶,通常由二胺和二酸缩聚或内酰胺聚合制得。
其化学结构中含有重复的酰胺基团(-CONH-) ,分子链之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
涤纶:学名聚酯纤维,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通过化学缩聚制成。
化学结构以酯基(-COO-)为特征连接单元,形成线性大分子链。
物理性能 外观光泽 尼龙:表面较为柔和,光泽相对暗淡,具有一定的亚光效果。
涤纶:通常有明亮的光泽,尤其是经过特殊加工处理后,光泽度较高,显得较为闪亮。
手感质地 尼龙:手感柔软顺滑,触摸时有细腻感,织物较为轻盈。
涤纶:手感相对硬挺一些,质感较为挺括,不易变形走样。
耐磨性 尼龙:耐磨性极佳,是常见纤维中耐磨性能最好的品种之一,常用于制造需要频繁摩擦、拉扯的物品,如户外运动装备、袜子等。
涤纶:耐磨性也较好,但相比尼龙略逊一筹。
吸湿性 尼龙:有一定吸湿性,能够吸收少量水分,回潮率一般在4% - 5%左右,穿着时相对舒适,不会有明显闷热感。
涤纶:吸湿性较差,回潮率通常在0.4%左右,所以在潮湿环境中,涤纶制品容易让人感到闷热,且容易产生静电。
化学性能 耐酸碱性 尼龙:对碱的耐受性较好,但不耐强酸,在酸性环境中,酰胺键容易受到破坏,导致纤维强度下降。
涤纶:对酸的稳定性较好,在一般浓度的酸溶液中,纤维性能变化较小,但对强碱比较敏感,在高温、高浓度的强碱溶液中,酯基会发生水解反应,使纤维受损。
耐热性 尼龙:耐热性一般,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尼龙纤维的强度和尺寸稳定性会受到一定影响,软化点约在180℃左右。
涤纶:耐热性相对较好,具有较高的熔点(约255 - 260℃)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在高温下能保持较好的形状稳定性,可用于制作需要经受一定高温处理的产品,如烫衣衬布等。
用途 尼龙:常用于制作户外服装、运动装备(如登山服、滑雪服、运动背包等),因其耐磨、轻便且有一定弹性;还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如轮胎帘子线、安全气囊等)、家纺领域(如地毯、窗帘等)以及军事用品等方面。
涤纶:大量用于服装面料,常与天然纤维混纺以改善性能,增加挺括度和抗皱性;在家纺行业,如床上用品、沙发面料等也有广泛应用;此外,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绳索、渔网、绝缘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