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育儿综合内容页

朝花夕拾琐记的主要内容概括

《琐记》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散文,主要回忆了作者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经历,描述了在新旧交替时期,自己在追求新知识过程中的复杂感受与诸多见闻,具体内容如下: 逃离旧家庭与旧教育:文章开篇讲述了衍太太的形象。

衍太太表面上和蔼可亲,实际上却心术不正,教唆孩子们做坏事,还在背后搬弄是非。

在这样的环境下,鲁迅对旧家庭和旧教育越发不满,于是决心离开绍兴,前往南京求学,以此摆脱令人窒息的旧环境。

南京求学的经历 初入江南水师学堂:鲁迅来到南京,首先进入江南水师学堂。

在这里,他看到了学校的种种弊端,教学内容陈旧,校风腐败,学生们大多敷衍了事。

学校里既有封建传统的规矩和等级制度,又有一些新学的皮毛,新旧杂陈,混乱不堪,这让鲁迅感到失望。

转学至矿路学堂:由于对水师学堂的不满,鲁迅转入矿路学堂。

在矿路学堂,他接触到了一些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新思想,如格致、地学、金石学等课程,阅读了《天演论》等进步书籍。

这些新知识打开了他的眼界,使他开始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思想逐渐发生变化,对新思想的追求更加迫切。

毕业后的打算:在矿路学堂毕业后,鲁迅面临着新的选择。

当时国内的环境依然沉闷压抑,而国外的新思想、新文化蓬勃发展。

怀着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改变现状的决心,鲁迅决定出国留学,进一步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