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简称CSF)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以下是其症状介绍: 最急性型猪瘟 此类型病程极短,通常发病急骤,病猪往往在没有明显前期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
部分病猪可能在临死前出现体温急剧升高的情况,可达到41℃以上,精神极度萎靡,食欲废绝,可视黏膜发绀,全身皮肤尤其是耳、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出现大量紫红色出血点或瘀斑,指压不褪色。
有些病猪还会出现抽搐、痉挛等神经症状,最终昏迷死亡。
急性型猪瘟 高热稽留:病猪体温迅速上升至40.5 - 42℃,并持续维持在该高温水平,呈稽留热型。
发热期间,病猪精神沉郁,喜卧,嗜睡,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完全废绝,口腔黏膜干燥,有时可见黏膜上有灰白色或黄色假膜覆盖,口角有脓性分泌物。
病猪常出现便秘现象,排出的粪便干结,呈算盘珠状,表面带有黏液或血液;随后可能转为腹泻,粪便稀薄,带有恶臭,有时混有血液和坏死组织碎片。
皮肤变化:全身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变化。
初期皮肤发红,随着病情发展,在耳根、颈部、腹部、四肢内侧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点,指压不褪色,严重时斑点可融合成片,形成大片的瘀斑。
眼部病变: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有多量脓性分泌物,严重时上下眼睑可被分泌物粘连在一起。
生殖系统症状:母猪感染急性猪瘟时,可能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问题。
新生仔猪感染后,常表现为衰弱、颤抖,运动失调,一般在出生后数天内死亡。
亚急性型猪瘟 症状相对急性型较为缓和,病程稍长,一般为2 - 3周。
病猪体温波动在40 - 41℃之间,呈弛张热型。
精神和食欲时好时坏,有间歇性的厌食和精神沉郁。
皮肤症状不如急性型明显,但仍可在身体某些部位见到少量出血点或紫斑。
消化系统症状持续存在,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病猪生长发育受阻,日渐消瘦,贫血症状较为明显,可视黏膜苍白。
部分病猪可耐过亚急性感染,但会成为慢性带毒猪,长期排毒,成为疫病传播的隐患。
慢性型猪瘟 病程可长达1个月以上甚至数月。
病猪体温不稳定,时高时低,一般略高于正常体温,在39.5 - 40.5℃之间波动。
精神状态不佳,消瘦明显,被毛粗乱无光,生长发育严重受阻,成为僵猪。
消化系统症状长期存在,表现为持续性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发作。
病猪的关节可能出现肿大、疼痛,导致行动迟缓、跛行。
皮肤常变得粗糙、干裂,在耳部、背部、四肢等部位可见到大小不一的痂皮或溃疡灶。
慢性型猪瘟病猪虽然死亡率相对较低,但由于长期带毒排毒,对猪群的威胁极大,容易造成疫病在猪群中持续传播和流行。
复制 全篇参考0个 猪瘟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