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诗歌文学内容页

李贺《南园十三首(范文3篇)》原文及赏析

南园十三首·其一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赏析

这首诗开篇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花枝与草蔓在眼前肆意生长绽放,红白相间的花朵如同越国美女娇艳的脸颊。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花朵比作越女之腮,生动地展现了春花的艳丽多姿。然而,“可怜日暮嫣香落”笔锋一转,美好之物在日暮时分纷纷凋零陨落,尽显凄美。最后“嫁与春风不用媒”,以奇特的想象,把落花随风飘逝说成是嫁给春风,毫无媒妁之言,增添了一种无奈与洒脱交织的意味。此诗借花开花落,感叹美好事物的短暂易逝,蕴含着诗人对时光匆匆、命运无常的感慨。

南园十三首·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赏析

前两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直接发出豪迈的呼喊,质问男子汉大丈夫为何不拿起武器,奔赴战场收复那些被藩镇割据的国土。“吴钩”指代武器,“关山五十州”点明了当时国家领土被割据的现状,短短两句,便展现出诗人渴望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后两句“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引导人们登上凌烟阁看看,那些画像留于其上、封侯拜相的又哪有一个是书生呢?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书生难以建立功勋、实现抱负,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渴望在疆场上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整首诗节奏明快,气势磅礴,情感真挚且强烈。

南园十三首·其六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赏析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描绘了一幅苦读的画面,诗人自嘲自己像那些只知道寻章摘句、雕琢文字的人一样,在晓月如帘、残月似玉弓般挂在天边的时候还在埋头苦学。这里“老雕虫”一词,体现出诗人对自己从事文学创作的一种略带轻视的态度。后两句“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诗人将目光转向边疆战事,指出年年在辽海地区都有战争发生,在这样的局势下,那些吟风弄月的文章又有什么用呢,又能向谁倾诉悲秋之情呢?此诗表面上是在否定文学创作,实则是借这种愤激之语,抒发自己空有才华却无法在现实中施展,不能为国家效力的悲愤与无奈,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重武轻文、文人报国无门的残酷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