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诗歌文学内容页

最新《徐霞客游记》原文及译文

《徐霞客游记》篇幅浩繁,以下选取其中《游天台山日记》开篇部分为你呈现原文及译文: 原文 癸丑之三月晦 ,自宁海出西门。

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三十里,至梁隍山。

闻此地於菟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

四月初一日,早雨。

行十五里,路有岐,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

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

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

而雨后新霁,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令人攀历忘苦。

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

山顶随处种麦。

从筋竹岭南行,则向国清大路。

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

余然之,令担夫随云峰往国清,余与莲舟上人就石梁道。

行五里,过筋竹岭。

岭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叶苍秀,俱吾阊门盆中物也。

又三十里,抵弥陀庵。

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

泉轰风动,路绝旅人。

庵在万山坳中,路荒且长,适当其半,可饭可宿。

译文 癸丑年三月三十日,我从宁海县城西门出发。

天空阴云散尽,阳光明媚,人的心情、山中的景色,都显得喜悦。

走了三十里,到达梁隍山。

听说这里老虎夹道,一月间就伤害几十人,于是在此住宿。

四月初一日,早晨下雨。

走了十五里,道路有分岔,马头朝西向着天台山,天色逐渐转晴。

又走了十里,抵达松门岭,山势险峻,道路湿滑,便舍弃马匹步行。

从奉化以来,虽然翻越了几重山岭,都是沿着山麓走;到这里地势迂回起伏,又面临高峻的山峰,都在山脊上行进。

雨后刚晴,泉水的声音、山间的景色,回环往复,新颖多变,翠绿的草丛中,山鹃花互相辉映,令人攀登时忘却了辛苦。

又走了十五里,在筋竹庵吃饭。

山顶到处种着麦子。

从筋竹岭往南走,就是通往国清寺的大路。

恰好有国清寺的僧人云峰和我一起吃饭,他说从这里到石梁,山势险要,路途遥远,带着行李不方便,不如轻装前往,而把沉重的担子先送到国清寺等着。

我觉得他说得对,便让挑夫跟随云峰前往国清寺,我和莲舟上人走向石梁的小路。

走了五里,经过筋竹岭。

岭旁有很多矮松树,苍老的枝干弯曲着,树根和叶子苍劲秀丽,都是我家乡苏州阊门盆景中的佳品。

又走了三十里,抵达弥陀庵。

上下都是高高的山岭,深山荒凉寂静,害怕有老虎隐藏,所以草木都被烧掉了。

泉水轰鸣,山风劲吹,路上没有别的旅客。

弥陀庵在万山中的低洼处,道路荒芜且漫长,恰好在路程的一半,可以吃饭和住宿。

如果您想获取《徐霞客游记》全文及译文,建议购买正规出版的古籍译注类图书,这类版本通常有详细注释和准确译文;也可以借助一些电子图书馆资源平台,如中华经典古籍库等进行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