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霍金 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
青年人争相阅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
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一则太忙,二则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
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是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那天下午,当我们经过剑桥河边的时候,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
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
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
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
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
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
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
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热情的表现。
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
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霍金的轮椅渐渐离开了。
就像一趟列车经过站台一样,他静静地来,又静静地去。
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作出更杰出的贡献。
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
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一样幸运。
阅读题目 结合全文回答,霍金“超常的魅力”除目光以外,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作者为什么“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文中说“霍金是幸运的”,他的“幸运”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章结尾写了作者的期望,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参考答案 霍金“超常的魅力”还表现在以下方面: 学术成就:以高度残疾之身写出《时间简史》这样的经典著作,展现出卓越的科学才华和对科学研究的不懈追求精神。
精神品质: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有着顽强的毅力和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人格尊严:他能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应付各种纷繁的社交活动,人们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体现出他所具有的独特人格尊严。
原因如下: 对霍金的敬重:霍金独特的形象和他所展现出的精神深深震撼了作者,作者认为对这样一位随时面对死神却仍奋斗的人,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所以不想因自己的举动打扰到他。
受周围人的影响:周围的人在霍金经过时都表现得很平静,大家都尊重他作为正常人的生存权利,这种氛围感染了作者,让作者也以同样尊重的态度对待霍金,不做出可能打扰他的行为。
霍金的“幸运”体现在这些方面: 时代背景: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人们尊重他的生存权利,不会过度打扰他,让他能相对平静地生活。
科技助力:生活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有先进的设备帮助他。
如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装满机械和电脑的轮椅、身前的显示屏和特殊键盘等,使他能够自如地操纵轮椅,传达自己的思维,延续生命并继续工作。
生活环境:生活在剑桥,这里的人们懂得个人价值和时间的可贵,他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应付各种不必要的社交活动。
文章结尾写作者期望的用意如下: 深化主题:作者希望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一生,进一步强调了尊重像霍金这样杰出人物的个人价值和生活状态的重要性,升华了文章尊重人才、尊重个人生存权利的主题。
拓展内涵:“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一样幸运”,由对霍金个人的祝愿拓展到对所有有才华、有贡献的人的期望,希望整个社会都能营造一个尊重人才、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引发思考:引发读者对如何尊重人才、为人才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等问题的深入思考,使文章具有更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