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诗歌文学内容页

小石潭记练习题附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___,字______,河东人,______代文学家,他和______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本文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是他的“______”的第四篇。

二、字词解释 重点实词 水尤清冽(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许:) 佁然不动(佁然:______) 往来翕忽(翕忽:______) 斗折蛇行(斗折:;蛇行:) 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差互:______) 悄怆幽邃(悄怆:;幽邃:) 重点虚词 以其境过清(以:______) 卷石底以出(以:______) 全石以为底(以:______) 乃记之而去(之:;而:) 心乐之(之:______) 三、句子翻译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四、内容理解 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写作背景简要分析。

作者在描写小石潭的景物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文中写游鱼,先是“佁然不动”,后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这是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五、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一位导游,要带领游客游览小石潭,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写一段导游词。

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优美幽静,令人向往。

如果要把小石潭开发为旅游景点,你认为应该怎样开发和保护?请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柳宗元;子厚;唐;韩愈 永州八记 二、字词解释 重点实词 尤:格外;清冽:清凉 可:大约;许:表示约数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 悄怆:忧伤;幽邃:幽静深远 重点虚词 以:因为 以:相当于“而”,表修饰 以:用 之:代指这里的情景;而:表顺承,然后 之:代指清脆的水声 三、句子翻译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鱼儿静止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记录下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四、内容理解 写作顺序:游览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小石潭的特点:幽静、水清、石奇、树茂、鱼欢。

作者“心乐之”是因为看到小石潭的美景而产生暂时的愉悦之情。

但这种快乐是短暂的,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小石潭的清幽环境又触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孤寂、凄凉、忧伤之情,所以“悄怆幽邃”。

“一乐一忧”实际上是以乐衬忧,更突出地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示例: 比喻:“斗折蛇行”,把小溪比作北斗星和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溪的曲折蜿蜒。

拟人:“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将鱼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鱼的活泼可爱。

动静结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佁然不动”是静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是动景,动静结合,生动地表现了潭水的清澈和鱼儿的灵动。

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佁然不动”写鱼的静态,“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写鱼的动态。

这样动静结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潭中鱼的活泼可爱,也从侧面衬托出潭水的清澈透明。

五、拓展延伸 示例: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小石潭。

大家看,这里四周绿树环绕,竹子丛生。

脚下是一块完整的石头作为潭底,岸边的石头形态各异。

走近潭边,清澈的潭水映入眼帘,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弋,仿佛在空中悬浮一般。

阳光洒下,鱼的影子清晰地映在石头上。

顺着小溪望去,它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这里环境清幽,景色宜人,让我们一起感受这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吧! 开发建议: 完善基础设施,如修建道路、停车场、休息亭等,方便游客游览。

设置解说牌,详细介绍小石潭的历史文化背景、景点特色等,让游客更好地了解。

开发与小石潭文化相关的旅游纪念品,如印有小石潭风景的明信片、书签等。

保护建议: - 限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

- 加强对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水排放和垃圾污染,保持小石潭的清幽环境。

- 定期对小石潭进行监测和维护,确保其生态平衡和景观的完整性 。